亲戚生病,我们一行人在五一长假之前赶往无锡去探望。本来打算在无锡住一晚就走的。晚上吃饭,亲戚说,你们既然来了,就不要急着走,无锡的灵山大佛,世界闻名,离锡山区不远,你们应当去烧个香,许个愿,很灵验的。
同行中就有亲戚是做生意的,信佛。我这个人随大流。于是,第二天上午,就驱车到了灵山脚下。
那天的天气,并不是很好,太湖之滨,本就烟雾迷蒙。在山脚下停好车,一抬头,就见一座不太高的山上,立着一尊比山还高的大佛,兀入云天。远远地望去,竟有一点孤零零的感觉。当下就在心里想,此行可能不值。
但是,接下来的游览,不仅让我大开眼界,更被无锡人无中生有的创意所折服,为无锡人的大手笔所震慑。
先说无中生有。
灵山,原名马迹山。唐右将军杭恽舍山建寺。杭恽与唐僧玄奘法师私交甚密。唐僧游览后觉得马迹山与西竺的灵鹫山有些相似,于是便赐名小灵山。并令其弟子窥基在此开法,是为慈恩宗第一世。马迹山亦因此易名为灵山。
光阴任苒,世事沧桑。到了1993年,无锡人准备恢复灵山寺建造大佛时,山上仅有的遗存是毁于战火的庙基,以及庙基附近的一口八角井。而且这庙基还湮没在荒林野草、乱坟石岗之中,以至于无锡人想方设法请到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上山实地察看时,不得不令人连夜开辟山道,用竹轿才将朴老夫妇抬到了山上。
由于有赵朴老的支持,无锡人终于无中生有,在不过30公顷的地面上创造了一个奇迹。自1997年对游客开放以来,无锡灵山胜境十余年接待游客已经超过二千万人次。真正担负起了带动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重任。
再说大手笔。
首先要说的当然是大佛。
灵山大佛主体高八十八米,比“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四川乐山大佛还要高十七米。加上三层底座,总高度达一百零一点五米。大佛由1560块青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的,总用铜量达到了700多吨,全部铜板展开面积可达到9000多平方米,焊接它们的焊缝总长度达了35公里。大佛外形“天衣无缝”,抗风,防震,避雷。无论你是走远还是走近,只要你仰望大佛,你都会感觉到大佛是在注视着你。因此,可以说灵山大佛是集文化、艺术、科技和宗教于一体的大型艺术珍品。
除大佛外,灵山大照壁,长39.8米,最高处7.2米,厚处4米多;天下第一掌,它与灵山大佛的右手形状大小完全一样,手掌高达11.7米,宽5.5米,手指直径就达1米,总重量13吨;神州第一鼎,为锡青铜制铸,总高8.8米,重12.8吨;阿育王柱,高16.9米,直径1.8米,柱身用整块石材雕琢而成,重达百吨……等等,这些无不打上了神州或世界第一的印记。
无锡人并没有满足于灵山首期工程的成功,于2003年向全国征集灵山旅游开发金点子,并广泛采纳,开始了灵山二期和三期工程的建设。现灵山焚宫已经建成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具有会议和演出多功能的梵宫圣坛,可以举行2000人的大型国际会议。灵山梵宫设计团队获得“2009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的称号。与梵宫正对的一座仿承德避暑山庄的清朝寺庙目前正在建设之中。十年磨一剑,经过无锡人的精心打造,无锡灵山现在已经是闻名于世的佛教圣地,人们观光旅游的胜境。不少网友在亲身游历过无锡灵山胜境后感慨:到无锡不看灵山大佛,等于没有到过无锡。
当前县委政府对浮山旅游开发十分重视,北京天外天公司更是倾巨资打造浮山旅游品牌,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对于浮山来说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本人觉得无锡灵山成功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一、 寻求名人支持。比如无锡人通过赵朴初的秘书将灵山旅游开发的报告和建造大佛的设想递到了赵朴老的手中,千万百计说动赵朴老改变了行程,实地勘察了灵山,并最终取得了赵朴老的支持。如果浮山能够争取到现在活着的象赵朴老那样的重量级人物支持,浮山的开发离成功就不远了。
二、 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大。开个玩笑,如果在浮山上建一座哈利法塔,浮山想不闻名世界都难。当然,我们建不起哈利法塔。但是,我们建一个国家级浮山旅游度假区还是可行的。目前,枞阳正处在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县委政府正好可以抓住这一机遇,申报国家级浮山旅游度假区,并完善景区内的配套设施建设。至于景区内的设施,一是结合自身特点,请专家量身打造。二是拿来主义。哪里的设施于我有用,我便拿来。但有一点,必须是比邻近兄弟县市的级别要高,规模要大,服务要好。
三、 盛世兴佛,灵山从头至尾,实际上只打了一张牌,那就是佛,以及一切与佛有关传说。灵山大佛虽说耗资过亿,但实际上开发灵山的主事者并没有在大佛身上花多少钱。因为他们在大佛的八十八瓣莲花底座上做了文章,那就是,谁若是想在莲花瓣上留名,可以,一瓣莲花起价人民币一百万元。八十八瓣莲花,就是八千八百万。据说当时要求留名的人太多,没办法,有的只好在一瓣莲花上镌上两个人的名字。只要能求得幸福与平安以及美好的前景,不愁没有人愿意花大价钱的。浮山上本来就有大华严寺,扩大庙宇,请来名僧住持。浮山的香火必定旺盛,游客自然众多。
稿件来源:
|
编辑: 高春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