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枞阳记忆】上世纪60-80年代枞阳乡村夜晚生活的记忆

时间:2017-11-16 11:04:04

  我因为六七十年代在枞阳横埠乡下放牛、读书生活了十七八年,所以对当时的乡村生活比较熟悉。七十年代枞阳横埠乡村的夜晚,春天因为要忙着春耕播种,夏天因为要忙着双抢,秋天要忙着收获,春夏秋的乡村夜晚基本没有什么业余生活,因为白天太辛苦了必须要休息好,第二天好有精力干活儿。只有那漫长的冬夜,乡村中会有一些至今难忘的夜晚生活。

  一、听老奶奶唱童谣

  那时候夜晚的乡村因为还没有通电,我记得横埠地区是在1980年才通电灯,10岁以下的孩子们到了夜晚,便聚在一起听老奶奶唱童谣,我到现在还依稀记得其中的一首童谣:月亮巴巴,下到南山,南山壁陡,老虎张口,鸡乱鸡,豺乱豺,一乱乱到村中来。当时只知道跟着后面唱,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到如今才理解了老奶奶教我们唱这一童谣的用意:那是告诉我们小孩子到了夜晚不要到处乱跑,夜晚会有豺狼老虎出来。当时的横埠地处丘陵地带晚上是有豺狼野猪等野兽出没。

  二、听盲人说书

  那时候漫长的冬夜,听盲人说古书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我说的这个说书盲人不是我们本地人,好像是庐江的,在我们村请他来村中说书之前就已经在我们哪里说过不少年来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知名度很高,也确实说的很好。到现在我记得他给我们说过“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和“岳飞传”等古书,说到精彩处还打起小鼓,一边说一边唱,听的我们这些乡下孩子和男女老少丝丝入迷,跟着故事里的主人翁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悲伤一起喝彩。正是这些说书盲人的精彩绝伦的说唱,在我那没有几个识字的枞阳横埠乡村中,播下了嫉恶勿仇、忠君报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东乡人种子。

  三、巧逮“黄鼠狼”

  枞阳横埠因丘陵小山坡较多,七十年代的时候到了冬季夜晚,黄鼠狼经常出没于村里,偷吃村里家中鸡窝的鸡鸭,当时我们乡村农民家里好不容易养了几只鸡,还是偷偷摸摸的养的,因为要革资本主义尾巴。那是准备每年过年的时候全家人享用的,被这讨厌的黄鼠狼给偷吃了,村里男女老少都气极了,便安排青壮年男子,在冬天的乡村夜晚天黑前,在田埂上放置设置机关的竹制藏弓,藏弓机关上放置诱饵,第二天一大早去取藏弓,基本每晚都有收获,最多的一晚上逮到头十只黄鼠狼。然后剥皮吃肉,黄鼠狼的肉不好吃有一股骚味,并且黄鼠狼放的屁也非常臭,据说这是它的防身武器之一,当它被人或其他动物追赶的时候,它就是用奇臭无比的屁来吓退对方。但黄鼠狼的皮非常值钱。可以卖到收购站,一张黄鼠狼皮能够卖好几块钱,这样几次藏弓,黄鼠狼也就不敢再来村里骚扰了。

  四、做爆竹即做鞭炮

  枞阳横埠的乡村冬夜,最痛苦的一件活计就是在那漫长的冬夜里,一家人围在一起做爆竹。记得当时我们大队里有一花炮厂,做爆竹的旧纸张由花炮厂提供,然后从赶制爆竹筒、打底、上火約、封口、钉眼、插引、紧固、编爆竹成形,都是包给每个家庭自己完成。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我们兄弟姐妹和母亲好几个人,吃过晚饭就开始干活,一道工序接着一道工序,每天晚上一家人要干到深夜12点钟,有时候还要干到一二点钟,一家四五个人在一起还一晚上挣不到一块钱,有时候太累了就打瞌睡,被母亲敲醒后还得继续干,有时候编爆竹编着编着把手指磨出了血来,爆竹的引线中有硝酸钾成分,渗入磨破的手指里非常疼痛。还记得就是大队的花炮厂有一次白天不知怎么失火了,我的父亲当时正在附近,那时候他的身体还比较强壮,是我的父亲不顾个人安危,砸开花炮厂的窗户,将火約转移开,搜撒人员,才避免了人员死伤。不过那时候乡村的花炮厂发生爆炸不是没有发生过。

  这就是永远记在我血脉里的七十年代的枞阳横埠乡村的夜晚,有欢乐有教诲,有痛苦有心酸。那一幕幕,那一景景,值得我回想,值得我怀恋。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