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顺
山路从山脚到山腰,坡度时缓时陡,像随手撒出的飘带,逶迤曲折。同样,在不远的视野内,江流九曲连环东去,如斗折蛇行。一路孤独寂寞的长江,幸有些许山峦肃立在岸,注目行礼,被装扮得更加豪壮与妖娆,其中包括我脚下的三公山。
三公山位于枞阳东北部,确切地说,位于枞、庐(江)、无(为)三县的交界处,主峰海拔675米,为本地群山的最高峰。登巅四望,南面的长江与北面的巢湖尽收眼前,隐约可见西面的天柱山。天柱山余脉四散,向东经岱鳌山至此,三公山如蜿蜒的巨蟒翘起的漂亮尾鳍,如顿挫的乐曲扬起高亢的音符。
早在商、周时期,三公山就有人类居住。山上很多人文遗存,证明历史的过往。凭吊一处神墩,我在想象古代先民世外桃源的生活。从来花丛中隐着荆棘,阳光下荡着腥风,美丽总伴着伤痛。山脚下一座“将军庙”,传说为纪念东吴大将周瑜在此驻军打战而建,而山顶的石寨遗址,则分明提示我们这里的山民曾经饱尝外侮侵扰。一位健在的老战士曾向我们诉说,在抗日战争中这里是江北新四军对敌作战的根据地,随后亲历了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的惊涛骇浪。三公山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巨变,记载时代的风云变幻。
我最近一次去三公山正值清明。那日进山,路上人来人往,不时遇见状似扫墓祭祖的乡民,快乐的神情掩藏不住内心的恭敬与虔诚。一座山就是一尊神,在我的心里也有一样的恭敬虔诚,自有佛缘。一座坐落于山腰的古寺,叫“明心寺”,我们随着成群结队的善男信女进寺进香,拜佛也是拜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关于三公山的来历有这样一番说法:传说九华老爷最初自新罗国渡海南来,有住锡于此传经礼佛之意。当九华老爷登临此山时,因为此山支撑不起他的万乘之躯,山体动摇,才被吓得连忙抽身离去,山上留下他踩下的“大脚印”,山体也被裂开一条长逾一华里的深谷。不过九华老爷虽住进九华山,却时常将三公山收入望中,想必恋上了山上的美景,心中多有不舍。
与九华老爷相比,凡俗的黎民百姓,显然自由得多。我们不时地进山,与山为伴。在这个晴朗和煦的春日,享受山野之乐。无需进入山中,从它开始扑入我的视野,就见满眼的碧绿。自然都是各类植物,从山脚漫至山脊,从这坡衔至那洼,绿的无涯,滋润而发亮,叫人激动得心颤不已。山路旁,杂树纷披,势将团团的翠绿向人投怀送抱。山坡或山岙里,大片碧绿的茶丛如茵似缎。转至一处山谷,成片的毛竹林像无数被放大了的针芒,一律并肩聚拢,严密有致的苍翠。各种花色点缀在万绿丛中。除了桃花的粉红,迎春花的鹅黄,最多的是各种白色的梨花、李花、玉兰花,一些不知名的就索性称作“野花”。野花自比家花香。空气无比清新,一呼一吸之间,芳香中夹着甜润。虽然不见突然奔突的兽类,却有不绝盈耳的鸟鸣。伫立山崖,会看见一团泊在巨谷中的深潭,因为绿意满怀而漾着一片湛蓝。更多的时候,是随处遇见冲刷着鹅卵石的溪流,泠泠成韵,时缓时急,不禁躬身捧掬。一直以为山因水而活,如今才发现水因山而含情。
我们来到一棵古树下,依靠着留影。据说这是一棵近千年的枫香树,主干需数人合抱,冠盖数十米,不见新叶,却见枝丫婆娑。树的存在为大山作证,正如我的到来也证明了什么。它是为了千年的邂逅才如此等待么?只是我怎么也无法站成一棵树,千年的古树。
中午,我们在山腰一个“农家乐”饭庄用餐。品尝山肴野蔌,喝的鸡汤据说原料就是山上放养的虫子跑山鸡,话题油然谈到三公山的开发。都说在倡导生态休闲、绿色食品的今天,这里无疑是一处美丽的人间天堂,无疑是经济建设的一处宝藏。
后来,我们又谈到了三公山的命名。一位专事地方文史的朋友说,此山又名“官都山”,因为这里旧属桐城东乡,北宋仁宗年间,著名文学家梅尧臣任桐城主薄,常来此课耕,体察民情。他后来累官至尚书都管员外郎,当地百姓为了表示纪念,以官名山。一座山名,留驻了一段政德,记载了善良百姓的感恩之情。
“但它又为什么叫三公山?”有人问。
一位乡镇干部不假思索地介绍,因这里地跨三县,是鸡鸣三县之地,所以这样命名。
文人惯于望文生义、凭空想象,喜欢另辟蹊径、质疑立异。于是我作出了一种另类别解:三公的“三”代表天、地、人,三公表示要爱天、爱地、爱人,而且三者当得和谐共处。或则,“三”乃概数,代表自然万物,天下为公,万物共生。三公山的命名,莫非该昭示了一个朴素而博大的哲理,并非深奥的玄机?
我的话音才落,身旁的一位朋友随声附和。他说到了近年北京天坛公园陆续举行办的一年一度的皇家祭天仪式。古代通过祭天来表达人们对于上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华夏子民。今天通过演绎昔日皇家祭天的隆重场面,不仅让人们感受古朴文化遗产,倾听祈福迎祥的天籁之音,更是感召启迪人们敬畏自然,做到天人和谐。
我们此次进山,正是专三公山的开发而来。因此下山的路上,话题不断围绕于此。时代变革,社会地覆天翻,世道人心反着走,乡下人赶往都市,城里人想着上山下乡。在激烈竞争的浪潮中,人心浮躁,社会失衡,在心力、体力的消耗中,人们向往休闲,在青山绿水中安妥一颗浮躁、疲惫的心。三公山,正是一块净土、一处“世外桃源”。只是我也担忧,当美丽的处子走出深闺之时,可否留驻她曾经的清纯?
我在离开三公山之后,来到了一个叫“大山”的地方,属于三公山的余脉。已经作为景点的大山以春花烂漫为特色,除了主色调的夭夭桃花,间有雪白的梨花、玉兰、李华,以及金黄的油菜花,简直是一片花的海洋。在大山的桃花林里有一处网罩的鸡群,其实就是一家民办养鸡场。巨幅的品牌广告栏上向我们宣示,这鸡叫“跑山鸡”,散养在山间林地,喝的是高山泉水,吃的是昆虫野草、五谷杂粮。一网罗着的鸡儿,奔跑的自由必然有限。但是,鸡儿有所奔跑,于桃林之中穿行,此鸡绝非寻常,因为我从先前午餐所尝的鸡汤中已经证实。于是,我开始羡慕这里的一只鸡,这山里。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