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立
石溪齐安旧城历史文化遗迹
石溪齐安旧城简述
古属南巢、居巢、桐国,为古龙舒之地。汉初属舒县桐乡。公元前139东欧王子望内迁,汉武帝封望为广武侯。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封淮南国王刘安儿子刘不害为阴安侯。建安十九年(214年)甲申,孙权帅吕蒙及鲁肃攻皖。以吕蒙为庐江太守。分桐地为二,其南曰阴安县,城柳峰山之西。晋时设晋熙郡,阴安县,公元479年,阴安县灭。南齐设齐安郡,南梁为晋安,南陈为晋州。隋开皇元年(581)扬广封为晋王,李彻为齐安郡公总晋王府军事。唐朝设淮南南道白云司。宋朝设石溪镇,石溪务、漕司、白云六漕。明清时虽沿革复杂,基本上大宥乡石溪镇。
汉阴安侯国
据《史记·孝文本纪》记载,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封嫂子即大哥刘伯夫人为阴安侯。阴安侯封地在今河南省清丰县境内,废除国。汉武帝南征后,公元前138年,东欧王欧贞鸣亡。子望举国内迁,汉武帝封望为广武侯。《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汉书·淮南王传》、《汉书·王子侯表上》记载:元光六年(前129年)九月,汉武帝封淮南国王刘安儿子刘不害为阴安侯。《册府元龟》(卷二百六十三宗室部·封建第二)记载:“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九月,封楚安王子成为杏山侯,不害为浮丘侯”。 《光绪广雅丛书本》记载:浮丘,淮水东逼浮山,昔也,楚元王受诗于浮丘伯,当亦以地为姓。《汉书·外戚恩泽侯表》“阴安侯不疑,四月丁未以青功封,十二年,元鼎五年(前112年),坐酎金免”。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冬,汉武帝登礼潜之天柱山,浮九江,自浔阳出枞阳,过彭蠡,祀其名山川。据传汉武帝南巡,射蛟于枞阳,曾居于此。三国时鲁肃在此设县,治于石溪村鲁庄,有半边街、小街叽。《袁绍传》记载:审配(?-204),阴安人也。阴安侯国宫殿所在,位于枞阳县石溪村皇家冲,封地时间起于公元前129年。《桐城县志》记载:建安十九年(214年)甲申,夏四月,孙权帅吕蒙及鲁肃攻皖。拔之,获太守朱光,以吕蒙为庐江太守。(分桐地为二,其南曰阴安县,城柳峰山之西。其北吕亭左县,城鲁谼山之东。)张辽救皖,闻城已破,筑垒于南峡戌。1691年《重修城隍庙碑记》:“昔吕蒙代鲁肃为都督兮,桐之南为阴安,其县治据于柳峰西麓。”石溪民间歌谣:“章庄府,鲁庄县,皇家冲,金銮殿”。吕蒙为庐江太守筑新城于石溪北,山河村城隍庙,晋设阴安县,公元479年5月阴安公刘燮等伏诛,城灭。
(日本长赤水所编《禹贡九州图》)
(1691年重修城隍庙碑刻)
晋熙郡
《宋书·地理志南豫州》记载:晋熙太守领县。道光《桐城县志》记载:晋熙者,阴安也。晋惠帝时南渡,侨置晋昌郡于石溪,安帝时因避孝武讳改为晋熙郡。《南齐书·州郡志》记载:“晋熙郡:新冶、阴安、怀宁、南楼烦、齐兴、太湖左县。……。”《宋书》记载:晋熙太守,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分庐江立。领县五,户一千五百二十一,口七千四百九十七。去州陆八百,无水;去京都水一千二百,无陆。怀宁令,晋安帝立。新冶令,晋安帝立。阴安令,汉旧名,属魏郡,《晋太康地志》属顿丘。南楼烦令,《永初郡国》何、徐志无。太湖左县长,文帝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蛮民立太湖、吕亭二县,属晋熙,后省,明帝太始二年复立。(《宋书》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南朝梁·沈约)。《南齐书》记载:辛酉,阴安公刘燮等伏诛。(《南齐书》卷二本纪第二高帝下)。《资治通鉴》记载:(公元479年4月20日)辛酉,杀宋宗室阴安公燮等,无少长皆死。(《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第135卷【齐纪一】)。枞阳县石溪村章庄,在刘宋以前为晋熙王府或晋熙太守治所,阴安县城或在吕蒙筑新城后,移治于石溪村北的山河村。
齐安郡
齐受禅,改年号为建元(479年),刘燮由晋熙王降为阴安县公,后以谋反赐死。齐源于谶纬之说,民间有谶歌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意即“齐”将取代“刘宋”。阴安改为齐安,迁治于现在的石溪街,此时齐安郡为县级郡。关于齐安郡、县设置在《南齐书》同一目录下有四条:“1、齐安郡:齐安、始安、义城、南安、义昌、义安。2、西汝南郡:北上洛郡、齐安郡、齐康郡、招义郡。右五郡,不见属县。3、上庸郡:上庸、武陵、齐安、北巫、上廉、微阳、新丰、新安、吉阳。4、右一郡,县邑事亡。弘农郡……寿阳郡……怀宁郡……宋安郡、齐安郡。凡四十五郡,荒或无民户” (《南齐书》卷十五志第七州郡下)。那就是说全国当时有四个齐安郡、县,后面一齐安郡,“凡四十五郡,荒或无民户。”这是因为南齐公元479年4月20日,宋刘燮因不满南齐的统治,南齐高皇帝萧道成一怒之下,派号称二十万人军队进行剿杀。“辛酉,杀宋宗室阴安公燮等,无少长皆死。前豫州刺史刘澄之,遵考之子也,与褚渊……”(《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第135卷【齐纪一】),《南齐书》也有记载。阴安旧城在石溪村与山河村交界。《宋书》地理志南豫州记载:晋熙太守领县。升明初(477年),晋熙蛮梅式生起义师斩晋熙太守,并任晋熙太守。齐安郡直接归晋熙太守或晋熙王领管,因此,齐安郡为县级郡。据《晋书》记载:“任忠,字奉诚,549年,侯景之乱,忠率乡党数百人,随晋熙太守梅伯龙讨景将王贵显于寿春,每战却敌……会京城陷,旋戍晋熙”。(晋书卷四十三列传十三),“侯景派侄子侯思穆据守齐安” (晋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五)。姚鼐先生云:“或在侯景时设过齐州”。南陈时晋熙郡改为晋州,太建七年(575年),萧摩诃任晋熙太守。隋开皇元年(581)扬广封为晋王,李彻为齐安郡公总晋王府军事,作为他的辅佐。《隋书·卷五十四·列传第十九》,隋开皇十八年(598年)设同安郡,齐安郡废,移治于枞阳县会宫乡。开皇元年(581)扬广封为晋王,齐安郡公李彻总晋王府军事,作为他的辅佐。潘安仁诗云:“齐都无遗声,桐乡有余谣。”宋代判府御带马帅安抚节使太尉孟侯珍翰,题书于浮山隐贤岩石壁上:“昔年道友到齐安,今日重来只一般。讯(手)乘时推出世,淮山深处是浮山。”姚鼐诗云:“故乡东望隔齐安,马首才旋去不难。略似霸陵临渭上,瑟声清怨走邯郸。”

(1400年前齐安郡衙门石狮)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