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诗”说麒麟镇

时间:2018-12-10 09:14:28
方辉

  《麒麟赞》

 

  新老省会一镇连,三市之交在麒麟。

  高铁高速通四面,国道省道达八方。

  城乡公交慢旅行,快慢相间总相宜。

  老集老铺三百载,古庵古树五百年。

  崇文崇德院士乡,爱国爱家赤子情。

  大年初二勿拜年,椒椒老人是昵称。

  一山一水媲桂林,一河一圩胜江南。

  一村一品产业兴,一整一建生态良。

  枫红松青梧桐黄,原来最美是家乡。

  笔者写下文章标题时,不由得诚惶诚恐。一则笔者所谓之“诗”,连打油诗恐怕也算不上,难免贻笑于方家。二则笔者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三次写同一地点,难免会令读者有疲劳、乏味之感。

  然而,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笔者难掩内心热爱和依恋之情,还是拿起笔,再次描绘我们共同的“老桐城”中那一颗明珠。

  

新老省会一镇连,三市之交在麒麟

 

  麒麟位于枞阳县最北部,是枞阳的西北门户。众所周知,安徽省于1667年建省,开启了安庆作为安徽省会的282年历史。1949年解放后省会迁往合肥至今。2016年年初原属安庆的枞阳县,整体划归铜陵。至此,麒麟镇成为安庆、铜陵、合肥三市之交汇点。

  

高铁高速通四面,国道省道达八方

 

  麒麟距即将通车的桐城东高铁站仅10公里,距合安高速、沪武高速桐城出入口仅15公里。在建的德上(山东德州至江西上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在麒麟与孔城交界处设出入口,并在麒麟境内设服务区。

  贯穿境内的G237(山东济宁至福建宁德)国道修建在即,S228省道连通桐城、枞阳、安庆三地,S335省道经铜陵达宣城而至长三角。

  

城乡公交慢生活,快慢相间总相宜

 

  如果说高铁高速、国道省道带来的是生活的快节奏,那么城乡公交的兴起,带来的就是别样享受的慢生活。

  2014年8月11日,桐城市201路公交正式通车,拉开了桐城市城乡公交启用的序幕。而201路公交,也是截至目前桐城市发车班次最密、间隔时间最短的城乡公交,其终点就设在与麒麟镇的交界点,与镇政府的距离不足1公里。庐江陡岗紧邻麒麟镇,从陡岗即可以乘坐城乡公交到庐江县城。即将于年底开通的枞阳至麒麟的101路城乡公交,将与桐城201路公交在麒麟“胜利会师”。

  这也就是说,在麒麟镇,你坐着公交,就可以慢悠悠地用心享受“名人大道、气节之乡”(枞阳)、“‘文’名古今、‘礼’待天下”(桐城)、“周瑜故里、淮军摇篮”(庐江)等地的自然奇观和人文景点。

  

老集老铺三百载

 

  “三六九,麒麟集”。在那熙熙攘攘的赶集中,有着最浓的乡村烟火味,有着最纯的乡村土产品,有着最美的乡村原生态!农历逢三逢六逢九,就是麒麟赶集的日子。麒麟集形成于清朝康熙时期,历经300年而不衰,直至八九十年代时,仍“常有7省32市、县商户云集”,名动全国。(现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和人口的大幅流动,非节日期间的麒麟集光景已不如从前。)

  笔者儿时常在睡梦中,就迷迷糊糊地看到窗外早起赶集的人们,在黑夜中打着手电筒发出的亮光,听到雪地上传来的阵阵“吱吱”脚步声,时不时还伴随着几声小猪的哼哼唧唧声。亦有不少俗语形容这赶集景象:“车如流水客摩肩”,“没有你买不到的,没有你卖不掉的,只有你想不到的”,“集有万人入市,货有千种成交”等。高峰时段足有2、3万人在这1公里左右的核心路段赶集,彼时人口密度之高,堪比春运期间的北上广火车站,令人咂舌。

  说到麒麟集,不得不说那百年老字号“余师傅铁匠铺”。70多岁的余师傅,已经是余家打铁的第四代传人了,如果算上儿子,有五代人了。五代人在这里“铛铛”地打了100多年的铁,从清朝打到了新中国。不夸张地说,麒麟及其周边的铁质农具,至少有一半经过他们的手。铁匠铺里的陈设布置也很有历史感,那炭黑的墙壁、陈列的铁具、高高的砖炉、呼呼的风箱、熊熊的炉火、翻滚的热水、孔武的汉子、高举的大锤、四溅的火星、弥漫的白烟……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过去。

  

古庵古树五百年

 

  麒麟岱鳌山中有座三贞庵,相传是“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的祖姑张氏三姐妹在此修行时所建。后来张廷玉重修庙宇,并亲自作《重修三贞庵记》刻碑记载,至今留于庵内,尽管碑刻字迹有些模糊,但“廷玉四十两”、“廷璐二十两”等字样尤其清晰。战争年代,三贞庵还是革命战士的养伤处。

  三贞庵旁边有一棵500多年的青檀古树,照年间算来,此树应是明朝中期所植。青檀树属落叶乔木,是国家二级保护的稀有树种。《诗经》中有《伐檀》一篇,“坎坎伐檀兮”,指的就是檀树。麒麟的这棵青檀树,峥嵘突屹、蜿蜒扭裂,充满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印记,被四周群众奉为“神树”,树上挂满了红布。

  

崇文崇德院士乡,爱国爱家赤子情

 

  麒麟深受老桐城文化之浸润,崇文兴教、名人辈出。一个小镇,就出了一位一级教授(1956年国家首次评定)和两位中科院院士,说是院士之乡,丝毫不为过。在1956年国家首次评定一级教授时,全国不过百余人获此荣誉称号,麒麟人朱光潜与冯友兰、熊十力、周培源、季羡林等人一同被评为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虽无院士之名,但有院士之实。两位院士分别是:原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和计算机系第一任主任、银河计算机事业的开创者、“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陆大道。

  1942年日军发动浙赣会战,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三十师第一团团长张铁民,在战前激励战士们说:“好男儿保卫国家,应该视死如归”,这位麒麟的英雄儿女,牺牲时年仅29周岁。岱鳌山下的施丛云领导了北方的滦州起义,与孙中山的武昌起义遥相呼应;施中诚任国民革命军74军军长,在湘西会战中大败日军;“民国第一女刺客”施剑翘,苦等十年终手刃杀父仇人孙传芳。还有更多不闻名于世的英雄烈士,比如笔者的二爷爷、三外公参加了新四军,都牺牲在了抗日的战场上,留名于《枞阳县志》《桐城县志》和中华英烈网,三爷爷远赴缅甸与日军作战。

  走进新世纪,麒麟出了一名“一生只要中国籍,拒领美国总统奖”的80后女孩王渊。在全美国每年200多万高中毕业生中,最多只有100多名学生能够获得“美国总统奖”,可谓“万里挑一”,然而要获美国总统奖就必须入美国籍。王渊毅然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我王渊只有一个中国”。这番对祖国的赤子之情,能不让人肃然起敬?!当时的《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对此皆有专题报道。

  

大年初二勿拜年,椒椒老人是昵称

 

  “初二拜新灵”,麒麟人在大年初二,是不兴拜年的。这一天,大家只对去年逝世的人,上门拜祭。这样的风俗全国罕见,笔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在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有同样的风俗。“正月初二这天,在乾县一带,大多数人均不走亲戚。少数人但见走者,均为穿白带孝之人。何也?皆因正月初二为‘新灵’祭日之故也!”同样是正月初二,同样是“拜新灵”的说法,位于大西北的陕西乾县与麒麟相隔千里,不想在这个独特风俗上竟然暗合了。

  笔者曾拜读江习明老师的《想起麒麟人的称谓》一文,颇为有趣。江老师作为一名非麒麟镇的枞阳人,初次到麒麟工作,就被乡亲们左一句“你老人”、右一句“你这个椒椒”等方言,弄得晕头转向。实际上,在麒麟,“你老人”一般用于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如果有人喊你“你老人”,说明就没把你当外人看了。“椒椒”一词据说源于宰相张英误将“叔”写成“椒”的典故,如今这“椒椒”,不仅指叔叔,也是对成年中青年男性的尊称。

  

一山一水媲桂林,一河一圩胜江南

 

  人言“桂林山水甲天下”,却不知在麒麟,有一个被称之为“皖中小桂林”的去处,那便是岱鳌山。远观岱鳌山,宛如一头高高昂首的鳌龙,突兀游弋在皖中大地。登临此山,你便“一脚踏三市、三市各不同”。山上有“秦始皇三鞭赶不动岱鳌山、石公石婆石小姐”等美丽传说,有“双狮峰、龙王顶、老虎洞”等自然景观,有“香姑坟、谷林寨、万人井”等人文景点,更有“小布达拉宫”之誉的龙天寺。岱鳌山还是新四军、刘邓大军战斗生活过的革命老区,朱锦铭、李景堂、马哲聪、张亮侯、黄大荣等一大批革命烈士战斗、长眠在这巍巍群山之中。

  麒麟南临菜子湖,她还有一个更大气的名字:菜子湖国家湿地公园。人们用这样的十六个字来形容她:“水清草美、天蓝地阔、鸟跃鱼鸣、人悠舟闲”,她还是候鸟重要的迁徙停歇地、越冬地和繁殖地。来到菜子湖,不仅可以领略烟波浩淼、水天相接的迷人风光,更是极目蓝天观飞鸟、走近湿地亲自然的绝佳之地,不由得让人顿时想起《渔舟唱晚》那首名曲的景致和意境!

 

  麒麟与桐城分界线中的一部分,就是隔孔城河相望。孔城河源自庐江的菜巢分水岭,在麒麟境内汇入菜子湖。当前正在推进的“引江济淮”工程,就是将长江水经菜子湖调蓄后,从孔城河穿越菜巢分水岭入巢湖,然后再到淮河。位于孔城河和菜子湖交汇处的麒麟镇,境内有一处面积近万亩的团结圩,项目区内,只见田成块、渠成网、树成行、路成框,好一派生机盎然的圩田风光。

  如此山水河圩之风光,比起桂林山水,当真是不遑多让,这也让麒麟荣获安徽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

  

一村一品产业兴,一整一建生态良

 

  如何做好脱贫攻坚工作,麒麟人用勤劳的双手,给出了自己的答卷:产业扶贫拔穷根。围绕“东苗木、西粮殖、中流通”的发展战略,新安村苗木种植基地、石婆村无花果种植基地、岱鳌村黄牛养殖和白茶种植基地、阳和村蔬菜种植基地……这些产业,无不是贴近乡村实际、绿色环保又有前景的阳光产业。新安村还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这是麒麟的国字号品牌!

  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集镇环境集中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镇面貌焕然一新。来到今天的麒麟镇,只见镇区优美靓丽、大道通畅、井然有序、生态宜居,农村更是干净整洁、青山绿水、鸟语花香、鸡犬相闻,好似走进一幅当代小城镇和农村田园风光图,令人心旷神怡、不觉自醉。麒麟也由此获得了另一个国字号品牌:国家级生态乡镇!

  更重要的是,产业的兴旺和生态的优良,激发了人们的文明意识。往日的乱扔垃圾、赌博、吵架等不文明行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现代文明素养的养成。跳跳舞、读读书、健健身、散散步等,已成为人们闲暇时刻娱乐的主要方式,麒麟也由此被评为安徽省文明村镇、安徽省“十佳书香之乡”。

 

  

枫红松青梧桐黄,原来最美是家乡

 

  麒麟有个九枫村,得名于村内的九棵大枫树;从镇区往岱鳌山,沿路两旁多种植梧桐树;麒麟乡间,多为成片的松树林。春风吹醒生命,春雨滋润万物,点点绿色渐渐萌芽,油菜花开蜜蜂来;夏天到了,处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人们在田野中挥汗如雨;每到秋季,只见枫叶红、松叶青、梧桐黄叶飞,金黄色的田野象征着又是一个丰收年;严冬时刻,白雪皑皑下的麒麟大地,格外静谧安详。啊,神奇的大自然,四季的变换,将麒麟这片土地装扮得五颜六色、多姿多彩,令人神往。

]

  所谓“抛砖引玉”,笔者此文,仅仅是一块“砖”,希冀着引来更多描绘家乡、歌颂家乡的“玉”。毕竟,正如文章开头的“诗”中所言:原来最美是家乡。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