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丽堂皇的金银器、千峰翠色的秘色瓷、奇异多彩的琉璃器、栩栩如生的彩绘陶等各类珍宝……11月20日,“大唐盛世 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将在安徽博物院蜀山馆正式开幕。本次特展精心搜集了来自全国各地9家文博单位共132件(组)唐代文物精品,将带安徽观众穿越时光,感受长安城的繁华绮丽,体味千年盛唐的风华万象。
■“无中生有,似盛有水”什么样?
珍贵秘色瓷盘带您感受下
步入安徽博物院蜀山馆二楼临时展厅,仿佛穿越时光,走进盛唐的世界。来自全国各地9家文博单位的132件(组)唐代文物精品每一件都是艺术瑰宝,也是历史的见证。
“地宫一开,便是半个盛唐。” 1987年,尘封了1113年的法门寺唐塔地宫被开启,2000余件唐代宫廷文物出土,惊艳世界。法门寺地宫出土珍宝多为唐懿宗、僖宗供奉的奇珍异宝,包括金银器、琉璃器、秘色瓷、铜铁器、漆木器等,还有700余件丝织品和万余枚铜币。法门寺博物馆宣传教育科副科长马钊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这些珍宝品类多、等级高、质量精,代表着唐代高度发达的工艺水平,是不可多得的了解唐代皇室生活的实物资料。 “这些物品都记载在地宫门口出士的《衣物账碑》上,此次展览中以拓片的形式展出。”
“五瓣葵口大内凹底秘色瓷盘”是此次展览中的重量级展品,安徽观众将通过它得见传奇秘色瓷的真容。它通体施青灰色釉,整体造型有如一张收口的荷叶,胎体厚薄匀称,釉色莹润可人。在展厅的灯光下,“无中生有,似盛有水”的效果令人惊叹。马钊介绍,秘色瓷是唐代官造专供宫廷使用之器,这件瓷盘式样自然和谐,素洁雅致,代表了唐代造瓷工艺的极高成就。
“很长一段时间里,秘色瓷都只存在于传说、诗歌和各类文字记载中,甚至认为五代十国时才开始大规模烧制秘色瓷。酷爱瓷器的乾隆皇帝穷其一生也没有见到秘色瓷的真容。”随着法门寺地宫遗址的发掘,秘色瓷重现于世,《衣物账碑》上明确的记载,更是印证了它们的身份,这13件被标记的秘色瓷,也成为了秘色瓷的“标准器”。“后来,法门寺地宫中还发现了另一件八棱瓶,虽然没有被《衣物账碑》记录,但经过专家研判,与另外13件秘色瓷品质一致,因此法门寺地宫秘色瓷一共有14件。”
■唐朝人怎么吃茶?
程序复杂 金银茶具上还刻着皇帝小名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安徽是茶叶大省。千年之前,唐朝人怎样饮茶?这次展览中展出了多件唐代茶具,从中可以看出,唐人品茗与今天大有不同。
展厅中,一件鎏金飞鸿毬路纹银笼子上錾刻飞鸿纹,散发着温润的光芒,大气典雅。据介绍,唐朝人在春季采茶,经过加工后,将烘干的茶制成茶饼并串成一串。这件银笼子是用来盛放饼茶的,挂在凉爽通风处,可以保持干燥。当饼茶潮湿时,还可用于焙炙。此件银笼子底部铭文为:“桂管臣李杆进”,说明它是当年广西桂林地方进献之物。
不同于今天的泡茶,唐朝人饮茶时先将茶饼放在焙茶器中烘烤,冷却后敲碎使用茶碾子碾成末,过筛后再用经过“三沸”煮茶环节,才能趁热饮用。此次特展展出了“鎏金鸿雁纹银茶槽子和鎏金团花银碢轴”“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等成套的茶具。其中,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是现存考古出土唯一一件古代的茶罗实物。马钊介绍,这件茶罗子上还以墨书、刻划“五哥”各两处。“‘五哥’是唐僖宗的小名,这组器物是他未即位前就使用的茶具,非常珍贵。”
■“黑悟空”里见过它?
唐代“顶奢”香具反映 “香文化”发展
最近火爆的游戏《黑神话:悟空》中,关底BOSS宝箱原型也在这次展览中亮相了,它就是“鎏金如来说法盝顶银宝函”,来自陕西的法门寺博物馆。
这件宝函出土于法门寺地宫后室,是盛放第一枚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中的第五重。八重宝函为法门寺文物中,最为精美等级最高的一套舍利容器,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这次特展中观众可以现场看到八重宝函中的四重。
《黑神话:悟空》中还有一款箱子原型也在此次展览中展出,是一款唐代香薰炉——唐鎏金银龟盒。这件唐代香炉龟形象逼真、工艺精巧,令人叹为观止。龟被看作是吉祥长寿、刚毅不屈、先知先行的动物,与龙、凤、麟合称四灵。出土时,这件龟盒腹内还残留有香灰,背盖内可见熏香残留的烟炱痕迹。
“唐代品种繁多的香料,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输入中国,推动唐代香文化全面发展,燃香之器形态各异,行香之法丰富多样。”据介绍,法门寺地宫出士的20余件香具及香料,是迄今我国唐代考古史上数量种类最多、等级最高的香具集群性重大发现。“驾临”此次展览的“顶奢”香具还有“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直径足有12.8厘米,链长24.7厘米,它也是迄今发现唐代存世香囊中制作最精美、体量最大的一枚。
除了外形精美,这件香囊内部结构也十分精巧。下半球体内有两个同心圆组成的持平环,盛放香料的香盂铆接于其中,可以始终保持平衡,无论香囊如何转动,香灰都不会洒出来。法门寺博物馆宣传教育科副科长马钊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这项技术后来被用于制造航海的陀螺仪,这件香囊的出土也证明,中国早在唐代就已经掌握了这项“黑科技”。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文 王士龙/摄)
稿件来源: 安徽商报
|
编辑: 谢正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