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校园里的大水

时间:2021-10-22 10:53:01

  网上不断有视频、图片传来母校遭灾的噩耗,水漫校园,汪洋一片。莘莘学子们急忙撤离教室,男孩子涉水而行,女孩子们乘坐冲锋舟,更有孩子们看着自己的课本、课桌被侵泡水中的绝望、无奈、伤心、无助,眼泪默默地流下了。

  我们的中学校园本来在莽莽苍苍中原一座古城西边,紧靠着古城墙,城墙上有绿油油的爬墙虎,父亲当年就是在这里读完高中的。进入新时代,校园搬迁,到了如今的校址,距离古城远了,在县城的西南一隅以前被称作黄营坡的地方。黄营坡是一大片低洼地带,有昆水河大致自西向东蜿蜒其间,也有一些村落横卧在河流两岸。因地面浩瀚阔大,曾经有一些国营农厂在此铺展开来,当时的人们敢想敢干,热火朝天,居然依托农场,在这里办起了一所有着浓厚时代痕迹的大学,还引来不少天南地北的人参观学习。但进入新时期,这所所谓的大学自然也就偃旗息鼓寿终正寝了,但留下了大量的校舍,废弃实在可惜。于是乎,我们的中学校园就迁移到此,物换星移,时光流逝,不少学子从此处走向四面八方,而校园也不断扩大,起先是向东、向西铺展,再后来,居然跨过昆水河,在河的对岸也平整出一个偌大的校园来了。昆水河真是穿越校园而过的一条河流了。父亲大学毕业后,就在这样的中学校园里默默奉献栽桃植李,无怨无悔,直至退休。

  回乡探望父母,就会陪着老人家慢悠悠地走在校园里的教楼前,操场边,树荫下,听着朗朗的书声,看着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活力的面庞,经常会有时光倒流置身其中的恍惚。但更多的时候,是陪着父亲在校园附近的昆水河的堤岸上闲走、聊天。河水很浅,缓缓流淌。河坡地上,有勤勉的人开垦着一片片的田地,种植着色彩斑斓的各种植物,有粮食,有蔬菜,散漫开来,煞是喜人。某年深秋,过了小桥,沿河堤向西,放眼望去,正在丰收的原野,一望无际,金黄一片,在湛蓝的天空下,静穆,庄严,微风轻拂,无一丝喧嚣。但在靠近河堤的远处,怎会突兀地出现一屋舍俨然的村落?父亲说,这是因为南水北调,从燕山水库边上搬来此处的一个村子,唤做硌裆店,校友白云霞就是来自这个村里的呢。毕竟是新村,整齐划一,街道规整。河堤之上,还建有亭子、小庙,村口有碑文,记述着村落到此的缘由、时间,令人油然而生沧海桑田之感。父亲常说,黄营坡以前经常出现水涝,但因为深挖了河道,经常清淤,这么多年来,昆水两岸,一切安澜。

  但,岁在辛丑,似乎一切反常,新冠疫情虽然已经是强弩之末,却时常还有反弹,令人烦心。而雨水也似乎特别集中,郑州与豫北的大雨滂沱,彻夜不息,使这样的一座中原大都市顿成泽国,死伤之重,损失之大,令人瞠目结舌。每天给父母通电话,进行微信视频。母亲说,今年的雨水太集中了,门前的积水已经到大门的台阶上了。但母亲不怕水,心里不慌,特别镇定自若,还给我说起1975年八月份的大水,那才真是数百年难遇的大水呢。还记得当年,爹娘捆扎木筏把屋子里的东西都放在木筏上的情景,真是历历在目。

  在母校教书的同学信生说,哥呀,这水不是从昆水河里满溢出来的,是从西边扑过来的。早上四点多,已经有学生陆陆续续进教室了,却发现,有水进校园了。刚开始,水势不大,只是慢慢蔓延,大家还不怎么紧张。但校园西边的院墙突然倒塌了,校园失去了屏障,这水就像瀑布一样往校园里灌啊。孩子们倒还冷静,在老师们的引导下,井然有序地往教学楼上撤退。许多女同学哪里见过这么迅猛的大水啊。等到中午,水势虽然稍缓,却没有降落的迹象。这个时候,上面决定,师生撤离。信生说,因为疫情,学校开学反复斟酌,这才刚刚稳定下来,又来了这么一场大水,咱学校也是一万多人的规模呢。
 校园里的大水终究是要退去的,经历过这场大水的学弟学妹们在将来,一定会记得这场不速而至的大水,会成为他们求学生涯中的一次难得记忆。但愿大水早日过去,一切都恢复正常的岁月,静好。雷雨

稿件来源: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