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肖复兴的《正是橙黄橘绿时》,这是一本治愈系的散文集。
每一次读散文,都感觉像是在体验一种慢生活。感受那种,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的情愫。
初夏时节,天气暖而不燥,清风拂过,送来栀子花开的清香。寻一个阳光午后,一个人静静沉醉于书中,看作者真诚质朴地书写,让自己一点点被书中的文字给治愈……
全书分为四个章节,收录了58段情怀:有插队时,通过邮局联结的情思;有圣诞夜莫扎特的钢琴曲,那是陌生人之间最大的善意;有舒伯特冬夜的野玫瑰,那是一种感恩与共情;有巴黎郊外一万种夜莺啼鸣的痴迷,那是音乐家的执着……
最打动我的,是同学老顾和芝加哥公交站台的90岁美国老太太。一个是为了心中的古格王朝遗址,执意出走名利场,并最终等到寺庙顶上洒下的那束光。如此的淡泊,有几人能够做得到?另一个是出于对音乐的喜爱,每年都会在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演出季,一个人挤公交车去听音乐会,一坚持就是半个世纪。这样的坚持,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力量!
让我想起了摩西奶奶,她出生于一个贫穷农夫的家里,27岁时嫁给了农场的工人。她一辈子都生活在美国的一个小乡村,像任何一个普通的主妇一样操持家务,并养育了10个孩子。
她喜爱刺绣,闲暇时,一直以刺绣乡村景色为乐,从未间断,直到76岁因关节炎不得不放弃刺绣。后来在女儿建议下,她开始绘画,把绣针改为了画笔。女儿将她的画带到了镇上的杂货铺,引起了艺术收藏家的兴趣。他买了这幅画,并将摩西奶奶的画作带到了纽约的画廊。
1940年,80岁的摩西奶奶在纽约举办了个展,引起轰动。半个世纪以来,摩西奶奶的画作穿越了国界,感动的力量从美国蔓延到全世界。
他们都是内心有光的人,不仅让我感动,更让我心生敬意。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的坎坷和挫折,但只要希望不灭,就一定会等来我们心中的那束“橙黄橘绿”的光!
蔷薇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