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霞成绮秋意浓,微风落叶入江南。走进古巷,漫步在青石板小路上,那屋檐斜挑,泥墙斑驳,烟雨萦绕下宛如梦境……
轻叩已有些掉漆的朱红色木门,迈步来到一处挂满布匹的小院,四周弥漫着兰花若有若无的清香。蓝印花布随风轻扬,如美丽的玉色蝴蝶,似舞似醉。窗外的世界喧嚣而过,他却置身不闻,全神贯注地雕刻着花木版,像是某种执着。
他或许年近花甲,双鬓泛起零碎的斑白,身形也有些佝偻,已有些浑浊的眼睛竟闪着光,不知是否只是落日余晖的映照。一双布满厚厚老茧的大手握紧刻刀,一起一落间,我看见那素白的拓版上,古朴典雅的花纹勾勒得别有一番滋味。
老人轻拈绢布,缓缓附于膜上,小心翼翼地置于蓝色染料中。或许是因为秋水的凉意,他那苍劲的大手竟被冻得微微泛红。他动作轻柔,将其视若珍宝,干涩的眼睛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染缸,仿佛要将自己所有的热爱倾注于此。渐渐地,布上的图案变得清晰,好似那水中舞动的精灵,充满生机而又不失优雅;又如同冬日里的雪花,曼妙轻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星星点点的希望。
老人告诉我,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制作蓝印花布,已经有五十多年的经验了。他说,这种传统工艺虽然制作过程繁琐,但每一块蓝印花布都是纯手工制作,独一无二,蕴含着他的心血和深情。
他说,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老父亲亲手演示染布镂花的娴熟技艺,他围在父亲身旁,常常看得入神。后来父亲老了,于是他子承父业,心无旁骛,犹如不知疲惫的陀螺,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舞榭歌台,流水落花春去也。历经千年,也许只有这蓝印花布依旧如故。而这些工艺的背后,是蓝印花布匠人们世代相传的技艺和他们对艺术的执著。
惟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他用一生传承着蓝印花布这一传统工艺,用真诚承载起那份热爱,用匠心守护着那份执着。一雕一染的匠心,一年一岁的坚守,终成繁花流动的盛宴。每一张蓝印花布的内敛底色,都诠释了他“择一事,终一生”的人生誓言。
张传琪
稿件来源: 安徽网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