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桂晨晨记者方盼亮)当前正值春耕时节,枞阳大地上处处都是育苗播种的繁忙景象。在枞阳县金社镇育秧基地里,幼嫩青翠的秧苗长势喜人,苗床上一盘盘嫩绿的秧苗,宛如一层厚厚的绿毯。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金社镇农业服务站站长吴彭龄介绍说,该秧苗是再生稻秧苗,具有一种两收、省工节本、栽培技术简易及质好味佳等诸多优点。该镇目前的再生稻种植面积近4千亩,工厂化育秧优势明显,早稻再生稻育秧的质量、安全性都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
“现在的秧苗长势良好,马上就可以栽插了。”吴彭龄说,连日来,该镇正对全镇的再生稻种植户进行摸底,了解种植户在疫情期间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协调农资运输、人员到岗等问题,并安排农技人员上门开展再生稻种植技术指导,确保防疫春耕两不误。
“我去年种的再生稻亩产有1900多斤,产量高,质量好,今年很多乡亲都开始尝试种起了再生稻。”金社镇枫冲村种植大户吴志国高兴地说,他今年种植了360亩的再生稻,目前秧苗长势良好。
据枞阳县种植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念龙介绍,为更好地合理利用土地,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近年来,枞阳县大力发展再生稻产业,积极鼓励和引导种粮大户种植再生稻。今年,该县再生稻种植面积从去年的1万余亩扩展到3万余亩。下一步,该县将重点聚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加强技术跟踪指导,实现再生稻全程机械化及农业高质量发展。
稿件来源: 铜陵日报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