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外媒看枞阳 >正文

方爱春:“稻虾共养”实现一田两收

时间:2022-11-18 10:16:19

  -本报记者刘洋本报通讯员王章志

  11月9日,记者来到枞阳县金江特种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其稻虾综合种养基地的稻田边,收割机、农用运输车来往穿梭,金色的稻谷颗粒归仓。

  合作社负责人方爱春说,合作社采取“稻虾共养”模式,前期产出小龙虾,后期产出绿色有机稻,一田两收。

  1979年出生于枞阳县大港村的方爱春,3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落下肢体二级残疾。如今,他成为了安徽省自强模范、枞阳县龙虾协会会长。

  方爱春在长江边长大,父亲曾经营渡船。初中毕业后,他曾在渡船上卖过票。伴随着公路交通体系逐渐完善,水上客运生意难以为继。受制于腿脚不便,无法外出打工的方爱春决定从事水产养殖。

  2010年,方爱春在邻村桃花村承包了50多亩荒田养殖泥鳅,但由于缺乏经验,第一年出现了亏损。他没有泄气,多方寻求技术帮助,很快掌握并应用了泥鳅稻田套养、沙墉鳢人工繁殖等技术,第二年便实现了扭亏为盈。

  2012年初,方爱春成立了枞阳县金江特种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方面继续流转土地、扩大规模,另一方面不断丰富养殖产品。2016年,他尝试稻虾综合种养模式。

  方爱春与枞阳县渔业技术推广站、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安徽省水产学会签订了长期技术合作协议,建立了省水产学会驻枞阳县专家工作站和服务站。合作社还常年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获批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省优秀农民田间学校。合作社的“皖金江”牌龙虾、虾稻米获得渔博会金奖。

  近年来,合作社及方爱春本人获得了“全国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基地”、“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种养能手类水产养殖一等奖、“2019年首届全国淡水虾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养殖能手”等荣誉称号。

  方爱春常说,自己有钱挣是小本事,能带动群众致富才是大本事。2018年,他牵头成立并担任枞阳县龙虾产业协会会长。从2019年起,他的合作社连续3年承担并实施枞阳县稻渔综合种养特色产业扶贫“万千工程”,共带动周边5个村、976户村民增收,户均年养殖收益超过1.8万元。如今,方爱春的合作社流转1280亩土地,已成为国家级水产养殖健康示范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希望自己能够‘添砖加瓦’。”方爱春告诉记者。

稿件来源: 安徽日报
编辑: 吴玉婷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