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依托资源、区位优势,确立了“工业强镇、产业富镇、商贸活镇、和谐稳镇、环境立镇、文化兴镇”的发展战略,不断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努力改善投资软硬环境,使镇域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2011年实现财政收入4935.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0.78%,比上年实绩增加1717.8万元,增长53.38%。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农业促进全镇经济稳定发展。
一是坚持农业稳镇富民发展战略,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特色产业的发展,全镇形成了优质粮棉油、蔬菜副食品、水产畜禽、林果花卉等四大板块基地。水产和家禽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目前全镇已发展市级龙头企业2家,县级龙头企业7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二是加大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力度,培训农民工500人次,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了党的各项惠民政策。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8元,比上年增长20%。
二、抓工业促进全镇经济强劲发展。
一是壮大工业发展实体。积极把握县委县政府“工业经济三年倍增”政策契机,千方百计壮大镇属工业企业,盘活闲置资产,实现乡镇工业振兴崛起。依托全镇粮棉油、蔬菜副食品、水产畜禽、林果花卉等板块,建立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依托现有工业企业,抓好技术改造,实现生产能力再扩大,实现优势企业再扩大。坚持以骨干企业为重点,积极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和培育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的拳头产品,使企业整体效益不断提高,从而有力地拉动全镇工业的上档升级。二是积极推进镇工业园区建设,已投入1600多万元,完善了道路、供水、供电、绿化、亮化等配套建设,为工业发展搭建平台,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目前,已入园工业企业10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6家,2011年其产值4.1亿元。三是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筑巢引凤,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多渠道引进项目。四是优化招商环境。打造以人为本的发展环境,形成“众人齐创业、全镇齐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面营造“亲商、安商、爱商”的良好氛围。通过政策优惠等方式,帮助企业做大做强,鼓励群众自主创业。
三、抓三产促进镇域经济活跃发展
一是抓商贸流通,加快现代百货、商业街、综合超市、新型市场等市场建设,完善商贸市场体系。以临江、道路、桥港为依托,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发展信息、中介等新型服务业。二是发展一批城郊观光型农业,鼓励“农家乐”、休闲农庄建设。三是构建与工业化发展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四是积极引进房地产企业。实现第三产业集群的规模扩张,使第三产业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
四、抓环境保障镇域经济协调发展
实现镇域经济新提升,必须不断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在思想观念上有新的认知,在服务能力和水平上有新的提升,在社会环境上做好保障。一是优化政治生态环境,上上下下形成“发展上争进位、工作上争上游”、“人人有激情、时时在状态”的良好氛围,强化镇村组三级干部能力建设,建立干部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常态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服务本领。强化廉政制度建设,弘扬廉政文化,确保广大干部在推进发展中健康成长。二是优化社会环境。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同时积极支持配合参与县城重点工程建设和文明创建工作,提升县城品位和群众福祉,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县城集中。另一方面,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镇域经济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抓财税促进镇域经济跨越发展
按照“突出支柱财源,巩固现有财源,培育后续财源,发展新型财源”的思路,加大财源建设,强化收入征管。一是努力培植财源,抓好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税收大户的服务,帮助其克服各种困难,提高效益;二是强征严管,依法治税。创新收入征管方式,加强与地税、国税部分密切联系,多次召开税收征管分析会、调度会,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开展税源底子和税源结构调查,并果断采取了经常征收与突击征收相结合,全面征收与重点征收相结合,在册征收与清理征收相结合的收入征管措施,建立和完善协税护税机制,做到应管尽管,应收尽收。强化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加大对计生社会抚育费等非税收入的征管,经过国税、地税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使各项收入按计划均衡入库,保证了财政收入按序时进度如期超额完成。三是硬化预算约束,财政收支管理规范有序。按照“一保人员经费,二保政权运转,三保重点建设”的顺序安排支出,控制非生产性支出,财政运行良好。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镇的镇域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差距还很大。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财政收入实现保六争七的目标(即保证6000万元争取7000万元),以更有力的措施、更大的工作力度、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实现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