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县三级干部会议结束,横埠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予以传达贯彻。在提炼吸取2012年各项工作的精华之时,还毫不遮掩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就2013年的工作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并召开各村书记、主任、镇机关全体干部会议贯彻抓落实。
2013年,镇党委、政府将以民生工程为重点,以“全面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投入、突出抓项目”作为工作思路,增强机遇意识,发挥区位优势,提高目标定位,加大工作力度,开创新局面,谋求大发展,推动全镇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确保枞阳次中心辐射地位不变。
一、主要经济指标。财政收入达3205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规模以上企业产业值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00元。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抓招商引资,实现工业跨越发展
抓住“扩权强镇”试点镇机遇,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筹东西发展格局,围绕工业园、功能区、“凤还巢”三大工程做文章。以横埠工业园为核心,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工业企业入驻园区,树立做大做强园区规模经济,就是发展横埠的理念。利用铜安路的交通和后方街道区位优势,积极实施“凤还巢”工程,加大民营企业引导、帮扶、力度,营造全民创业氛围。因地制宜,分类发展,对回乡创业的零星企业,安置在西部的荒山荒坡上,以解决土地瓶颈问题。通过产业集聚和调整,后方片各村以珍珠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为发展重点,镇区周边各村依托镇区重点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形成东西互动、产业分明的发展格局。全年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2家以上。
(二)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
继续利用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区位优势,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积极实施“北扩西进”,新建镇西环长2公里、宽32米的滨河路,构建镇区“五横三纵”交通网络。全镇22个村(居)实现“村村通”,推进“组组通”。在镇区规划建设一处仓储物流中心,迁址新建长途汽车客运站。对合铜、铜安公路两侧8公里的街道进行绿化、亮化、硬化改造,吸纳周边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到2015年底,城镇化率达到45%,城镇人口超5万人,把横埠打造成辐射枞阳县域东部的中心集镇。着手谋划新建一座规模为2.5万m3的污水处理厂。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促进环境改善改观。坚持改革创新共行,推进公益事业民营化。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外塑形象,内重素质,致力于打造一个高标准的国家级重点镇。
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新建一座日处理50吨的垃圾处理场和二座垃圾中转站,因地制宜设置50~80个垃圾收集点,建立“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模式,优化横埠人居环境。
以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为目标,抓住当前国家加大基础投入、拉动内需的政策,争取资金加大对公益事业投入,建造富有本镇特色的建筑精品、适用的居民休闲广场,在镇区范围内建设一个占地3亩的农民健身广场和文化活动中心,各中心村建设一个文化活动室。扎实推进新街口、建材大市场三期、康苑山庄、滨江华府项目建设。全面治理镇区交通拥挤状况,积极启用镇区范潭村境内兴建的一座占地约20亩的标准化停车场,缓解镇区交通压力。
(三)抓优势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积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扩大土地流转成果。以小河养殖厂、农业科技园为基础,大力发展珍珠、特色水产品等养殖业和大棚蔬菜。以新丰圩、少丰圩、后方圩和湴湖圩为主要种植区,大力推广“特两优918”、“陆两优996”、“两优287”等超级稻优质粮种,实施水稻提升工程。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力度,实现应保尽保。围绕西部种植和养殖基地,按照现代农业的方向,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优势农产品,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加快发展“订单农业”,加速农业的市场化和外向化进程,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大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有代表性的农业精品、优质品牌,逐步形成规模特色产业。
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着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富余劳力向城镇转移,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面落实“减负”政策,将各项涉农资金发放到位。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大扶持力度,扩大改水、改厕、沼气的推广力度,在美好乡村建设、整体推进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后续扶持项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全面实施和完成投资6000万元的湴湖圩整体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和万亩新少圩的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分年度实施电排站改造和谋道、花石、合龙、利华4座小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减小农业风险,推进农业产业化。
(四)抓民生工程,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加强对民生工程实施工作的领导,落实民生工程责任制,全面完成各项民生工程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全面推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继续抓好农村“五保”人员的供养工作,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健全医疗救助、困难家庭子女教育救助、廉租房制度,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医疗等困难问题。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有效保障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孤儿等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要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为先,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2013年底前完成黄山中学新校区搬迁工作。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科学合理配制卫生资源,着力构建覆盖全镇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社区和村级卫生网络。在“十二五”期间争取县三院达到“二级甲等”医疗标准。全面完成村卫生室的业务用房和设备添置。
加快特色文化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五)抓平安横埠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努力实现经济更快发展、社会更加稳定、人民生活安康的和谐社会。
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招商引资保驾护航。全面开展“六五”普法工作,抓好人民调解和社区矫正工作。
积极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等重大突出事件的预警系统和应急预案,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建筑、矿山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开展对非法生产销售烟花爆竹、水陆交通安全、危险化学品存放等专项整治。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加大计划生育工作的工作力度,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坚决落实计划生育工作包保责任制和奖惩措施。以经常性工作为主,落实“村为主、镇负责”工作机制,开展好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月活动,集中在孕环检、政策符合率、四项手术、流动人口管理上加大力度。积极探索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和新方法,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争取在打击“两非”、计划生育抚养费依法征收、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六、抓廉洁自律,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等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我镇将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常态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各项规定,做到不越线、不变通、不破例。并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问题,抓紧制定操作性强的贯彻落实措施,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定,切实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确保取得实效。
今后,我镇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镇”主题,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实现横埠跨越式发展。(王彬)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