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再加把劲,趁天晴,要将这块地清出来……”11月1日,江头村山芋基地,田间地头到处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和破土而出的红山芋。
枞阳镇江头村地处江心洲西南部,土壤资源丰富。2020年初,该村盘活原江头学校闲置的校园、校舍,改造建设了江头村粉丝加工厂。
“2020年江头村粉丝加工厂项目投资50万元,于当年10月全部完工。11月底正式开工,生产山芋淀粉、粉丝,当年即实现增收6万多元。”枞阳镇江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蔡飞介绍道。
在枞阳镇江头村山芋基地,金色的阳光温暖笼罩,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处处荡漾着丰收的喜悦,锃亮的锄头在田间翻滚,一个个新鲜红薯破土而出,体态饱满、颜色鲜亮。绿色有机、产业融合、品牌打造……一个个高频词,连缀起一幅绿意浓浓的振兴蓝图。
“江头村山芋基地种植面积有80亩,平均亩产4000斤,总产量约32万斤,预计今年年收入达15万元。”蔡飞带领着乡村振兴工作队一边在基地查看红薯收成情况,一边向笔者介绍道。
在枞阳镇江头村粉丝加工厂,院子里晒满了结块的山芋淀粉,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晶莹透亮,“粉碎、过滤、晒干、打浆糊、漏丝、冷却、再晒干”,经验老道的工人们分工明确,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我平常自己在家种种地,农闲的时候就在粉丝加工厂干点活,一年毛收入大约有7000多元。”江头村74岁脱贫户何庆雨一边收取着过滤的山芋淀粉,一边告诉笔者。
“目前我们是采取‘合作社+脱贫户’的模式,聘用了10余位脱贫户,在发展壮大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也带动更多的脱贫户和周边农户稳定增收。”蔡飞介绍道。
“今年基地的红薯收成好,红薯淀粉、红薯粉丝质量有保障,销路也就不愁了。”蔡飞继续介绍道:“我们村里的3家帮扶单位,铜陵市招商服务中心、县科协、枞阳县泰业银行已联系好多家超市、饭馆、酒店等帮助销售山芋粉、山芋粉丝,有力解决销路难问题,打通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资产收益扶贫项目为村集体产业发展注入了“助推剂”。面向未来,该村第一书记蔡飞已经有了新的谋划,“创建红薯生态食材示范基地,是江头村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农产品效益,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举措。下一步,我们将以此基地为示范,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深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做好产业链文章,不断提品质、创品牌、增效益,提高农业附加值,让农民致富,集体增收,合作社盈利,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上迈出新步伐。”(桂晨晨)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吴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