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道路贯山乡,青山绿水绕村郭。近日,记者走进枞阳县白梅乡柳峰村,往昔连片的残旧土房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悄然铺开的宜居宜游画卷。行至村中,一条清澈的溪流叮咚作响,为沉闷的冬季增添了活力。
“干净了,亮堂了,环境搞得确实好,看着顺眼,住着也舒心。”村民丁友家的院子里不光干净,还摆放着花卉盆景,屋内更是窗明几净,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

面子靓丽,里子也有讲究。“家里旱厕改了水冲,卫生间装上热水器,跟城里没什么两样。”丁友告诉记者,美丽乡村建设后,厨房下水道连通了污水管网,干净又方便。
乡村变了样,今昔两重天。丁友家里里外外的变化,是柳峰村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该村党支部书记吴义胜介绍,就在前几年,村里还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污水靠蒸发、厕所随意搭”。
柳峰村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多方筹集资金400余万元,村内外修了柏油路和水泥路,建设了文化广场、健身设备,树起了路灯,河边建设了生态驳岸,环境卫生状况不断提升,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乡村绿化美化新貌。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党员干部带头拆违治乱,填平坑洼地块,示范引导群众全员上阵,不仅栽出了形象景观,也干出了乡亲们的精气神。

“不仅如此,原来村里的许多废弃宅基,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现在经过治理成了休闲小游园,乡亲们拍手称赞。”吴义胜表示,在废弃宅基的治理中,柳峰村不搞一刀切,对具有保存价值的老宅修旧如旧,传承乡愁记忆。
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经济发展也不能落下。柳峰村有山场8832亩,为将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该村积极围绕茶叶做文章,建成绿茶、白茶茶园3000亩,先后引进黄金叶、安吉白茶等优良品种。现如今,该村茶叶年收入突破300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就业实现群众增收3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今年有望突破50万元。

“建设美丽乡村,村里知名度提高了,我们的茶叶也更好销售。”从事茶叶种植近40年、现有茶园80亩的村民查世春高兴地说。
路宽了、景美了,曾经的荒山成了香饽饽,村里的人气也旺了。“美丽乡村承载着乡亲们的小康生活。”吴义胜表示,未来柳峰村将推深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提颜值、增内涵、显特色,让美丽乡愁带动乡村升值。(王章志)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