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三减”(减盐、减油、减糖)。长期盐摄入过多会增加患高血压、脑卒中、胃癌等疾病的风险,建议成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包括酱油、酱、蚝油、味精等调味品和食物本身所含的盐量),少吃或不吃腌菜、酱菜等;油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增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25-30克,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糖摄入过多会增加患龋齿、超重肥胖的风险,建议成年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少吃糕点、糖果等,减少烹调用糖。
保持“三健”(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保护口腔健康,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健康体重(健康体重的BMI指数应保持在18.5-24之间,即:体重kg÷身高m²),避免超重与肥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等健康风险;预防骨质疏松症,促进骨骼健康。
安全饮食。不生吃或半生吃肉类、蛋类和水产品。剩菜剩饭及从冰箱里取出的食物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不吃变质食品、过期食物。注意饮水卫生,每日足量饮水,低身体活动水平的成年男性每日饮水量为1700毫升,女性为1500毫升,从事高温或重体力活动者,应适当增加饮水量。要主动饮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
适量运动。科学健身,贵在坚持。健康成年人每周应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相当于110-130步/分钟、2步/秒左右的步行运动,对于慢性疾病患者,运动时间因人而异的相应缩短)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每周应进行2~3次抗阻训练;健走时腰背挺直、肩膀不用力,手肘微弯、膝盖伸直,步伐大小适中,尽量做到脚部轻盈,不要拖地;老年人应科学运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运动形式和强度,注意加强平衡能力、肌肉力量、耐力的锻炼,不要因为害怕跌倒而停止运动。
作息规律。顺应四时,起居有常。保证充足睡眠,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建议23点前上床休息,睡眠时长存在个体差异,成年人一般每天需要7~8小时睡眠,高中生8小时,初中生9小时,小学生应达到10小时。长期睡眠不足有害健康,会出现反应迟钝、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下降;会导致情绪不稳,易烦躁、焦虑等,甚至诱发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会降低机体免疫力,易衰老,增加患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戒烟限酒。不吸烟(含电子烟),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会导致多种疾病。戒烟越早越好。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少饮酒,不酗酒。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积极参加老年人健康体检、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乳腺癌、宫颈癌、上消化道癌等筛查,及早发现健康问题和疾病,尽早采取干预和治疗措施,晚生病、得小病。
规范用药。合理用药,不滥用抗生素,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遵医嘱使用药物。科学就医,及时就诊,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请拨打120急救电话。
关注心理健康。保持健康心理和乐观情绪。每个人都可能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秉持着保密、尊重与理解的原则,为您提供24小时在线免费服务。
注重环境卫生。农村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禽畜粪便;讲究个人卫生,定期开展大扫除,保持生活环境干净整洁、卫生健康;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多种疾病,及时消除“四害”及其孳生地,积极预防传染病。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