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青龙驿便在大青山的怀抱中苏醒。金秋时节,走进枞阳县枞阳镇青龙村,背靠苍翠的山峦,面朝澄澈的青龙水库,这片占地350亩的旅游胜地,花簇锦绣,巨石林立,与不远处的 “青山石屋寺”“相国书庐” 等古迹相映成趣,别有风味。
青龙驿的魅力,源于它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山上树木茂密苍翠,松涛叶浪间藏着天然氧吧,每一口呼吸都带着草木的清香;山下农庄阡陌纵横,时令果蔬点缀其间,花田果巷勾勒出诗意田园的画卷。
“经专业机构检测,这片土壤富含‘硒’元素,我们顺势而为,倾力打造‘以黑为美,以硒为贵’的生态康养休闲胜地。”跟随青龙驿家庭农场主理人吴彩云的脚步,记者一行深入青龙驿农耕生态农场,黑荞麦、黑稻、黑花生等黑色农作物长势喜人,它们在这片富硒土地上汲取养分,成为青龙驿独特的生态符号。
“荞麦粑是我们青龙驿的特色美食,不仅美味,营养价值也高。” 工作人员刘红云一边麻利的制作荞麦粑一边笑着向我们介绍。入座青龙驿农家餐厅,黑玉米、黑米珍珠丸子、黑米锅巴、黑荞麦糊、农家黑猪肉、黑桑葚酒等特色菜肴香气扑鼻。黑荞麦粑表面焦脆,内馅油润咸鲜,还带着谷物的醇香,口感丰富;黑米珍珠圆小巧精致,入口软糯,还带着黑米的颗粒感,嚼劲十足。“这些美食的原料都来自我们农场的天然有机种植,是正宗的枞阳老味道。”吴彩云说。
除了生态与美食,青龙驿的人文底蕴同样令人着迷。核心景点青龙石刻谷中,32块石刻静静矗立,时间跨度从明代到近现代,方维仪、方以智、方苞、朱光潜等枞阳历史名人的书法笔迹在此重现。这些从历代名人手稿墨迹中撷取的文字,被铭刻在青山绿水间,展示着不同历史阶段的书法艺术,供后人学习瞻仰。
“我们深挖文化内涵,创新打造文创枞阳历史文化名人石刻谷,已完成 12 位历史名人、32 块石刻创作,填补文化空白;以诗歌形式展现‘青龙八景’,融入厅名、路名文创设计,并设置枞阳名人书画展,让文化可触可感。” 青龙驿运营负责人陈洪边走边介绍,“青龙八景” 各具韵味,梵音出青林让人神清气爽,幽篁听雨声充满诗意,东山日西斜尽显时光静好…… 每一处景色都如诗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移步青龙驿民宿,更是别具特色。十余间独幢生态客房,保留了传统的徽式风格,四周山林田园环抱,环境幽雅舒适。“这里不仅是游客休憩的港湾,更是举办茶艺表演、非遗表演和民间音乐节的好去处。”陈洪介绍,作为铜陵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青龙驿还可以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活动。农业园采摘研学游可以让游客亲身体验农耕文化,荞麦生态园展示了特有的农业景观与生态多样性,可以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收获知识与快乐;垂钓中心水域清澈,鱼儿种类繁多,是垂钓爱好者的不二之选。
近年来,青龙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游枞阳美景、住青龙美宿、吃黑色美食”为主题,全力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样板。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百佳民宿”、安徽省“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安徽省“银牌民宿”、安徽省“农产品集团直采基地”、安徽省“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
荣誉加身,是压力也是动力。谈及未来,陈洪充满信心:“今后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农场 + 民宿 + 康养’产业模式,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愿景,成为创意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的实践典范。”(桂晨晨)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