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记者从合肥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67.8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同比增长7.4%,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685.8亿元,增长9.7%;进口1282亿元,增长2.8%。
6月出口位居全国第8位
今年以来,全球贸易复苏态势持续改善,带动了外贸的复苏。安徽省也在不断加练内功,打好“调”产业结构、“稳”传统市场、“拓”新兴市场的“组合拳”,货物进出口贸易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
外贸是反映地区经济状况与开放活力的“晴雨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安徽省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排名全国第10位、9位、12位。
6月份的数据,安徽表现更加亮眼——当月,安徽省进出口737.6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出口501.5亿元,增长15.4%;进口236.1亿元,增长12.8%。从排位上看,6月安徽省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排名全国第10位、8位、12位,中部排名均为第1位。
对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机电产品一直是安徽省主要的出口产品。过去6个月中,安徽省机电产品出口1881.1亿元,增长11.9%,占出口比重七成,汽车及零配件贡献最大。
随着安徽省外贸发展的产业基础、要素禀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出口商品的价值链也在不断攀升,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安徽汽车(包括底盘)及零配件出口合计567.4亿元,同比增长23.8%,拉动全省出口增长4.5个百分点;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223.2亿元,同比增长23.4%;家用电器出口182.7亿元,同比增长14.9%。
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289.3亿元,同比增长0.5%,占10.8%。其中,出口家具及其零件39.7亿元,同比增长9.4%。出口农产品63.1亿元,同比增长19.8%。
服装、家电、家具等“老三样”不断转型,焕发生机;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脱颖而出,蓄势待发。
新兴市场扩大外贸增长新空间
今年以来,安徽省贸易伙伴更加多元和优化,欧盟等传统市场的贸易稳定依旧,新兴市场的贸易也日渐提升。
数据显示,上半年,安徽省对欧盟、东盟、美国分别进出口510.6亿元、458.6亿元、45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1%、9.7%、7.3%。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992.1亿元,同比增长4.8%。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总值为961.9亿元,同比增长7.6%。
“今年我们出台促进安徽外贸质升量稳18条措施,从持续优化监管提升效能、积极支持开放业态发展、大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等多个方面,支持企业更好走出去、拓市场。”合肥海关相关负责人说。
合肥通客户端- 合报全媒体记者 周洪 实习生 王禹阳
稿件来源: 合肥晚报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