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国内 > 最新报道 >正文

有机认证不能成“有机可乘”

时间:2021-01-25 07:20:22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告称,对包括蔬果、粮油在内的25家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实施认证有效性抽查,结果发现18批次抽样产品不符合认证要求,总体不符合率为5.63%。

  什么是有机产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有机产品生长的土地不仅全程不得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连种子、土壤、水质、大气等都有严格的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消费观念逐渐普及,尽管有机产品价格普遍比其他产品高,但依然受到消费者热捧。

  然而,不法商贩也盯上了这块“香饽饽”,有机产品认证领域近年来乱象丛生。认证机构门槛较低,网上一些“有机食品认证服务”宣称可以代理认证,并承诺“一次通过”。认证过程不够公开透明,产品检测环节存在漏洞,产品农残超标、产地难溯等问题屡屡发生。一些产品得到认证后便一劳永逸,甚至该企业的所有产品都可以贴上有机标签。

  由于消费者很难从外观上辨认有机产品是否名副其实,想要遏制乱象,树立认证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格外重要。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规定,认证机构应对获证产品及其生产、加工过程实施有效跟踪检查,以保证认证结论能够持续符合认证要求,但现实中,认证机构“一认了之”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既要优化健全认证体系,提高认证机构门槛,提升认证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又要夯实“谁发证谁管理”的责任,完善追溯机制,严肃查处违规认证行为。只有划出“红线”,建立与高收益相对应的违法成本,倒逼认证机构加强自律、严格把关,才能确保有机产品货真价实。

  有机与否,绿色与否,并非一个简单标签,动态监管必不可少。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和频次,将有机产品的质量抽检纳入各地例行监测、执法抽查、风险评估监测范围,同时创新监督管理方法,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方式开展消费投诉工作,避免产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从长远来说,只有重品质、有信誉的生产企业才能够获得市场青睐。企业要诚信经营,擦亮“有机”这块“金字招牌”,以安全可靠、品质过硬的有机产品让消费者放心购买。(韩小乔)

稿件来源: 安徽日报
编辑: 王章志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