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江淮暖新闻 >正文

用心经营“小家”,用爱温暖“大家”

时间:2021-03-16 08:56:36

  蚌埠市固镇县王庄镇小伙张家丰在女友张晓宇突发疾病重度昏迷的情况下,毅然放弃工作来到女友身边,不离不弃、精心呵护,终于唤醒“沉睡”的女友。两人于2012年走进婚姻殿堂。近年来,张家丰获得“安徽好人”“中国好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张家丰和张晓宇小两口现在的生活如何,对未来有何规划,记者近日前往固镇县采访了这对夫妻。

  烟火气中,描绘美好生活

  在固镇县城汇金美食街,东西街区分布有多家餐饮店,烟火气十足。张家丰经营的饭店就坐落在东街区。午间时分,前来吃饭的食客络绎不绝。

  33岁的张家丰正在炒菜,颠勺、翻炒,一盘毛豆烧肉很快出锅。“老婆,上菜。”“好嘞!”张晓宇带着一副眼镜,面色红润,立刻放下手头活,麻利地将菜送到客人面前。

  “现在有自己的餐饮店,生意还可以,最重要的是妻子身体康复得很好。两个人一起奋斗,天天在一起,我们很满足。”炒完菜的空当,张家丰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2003年上初二,我转学到镇上的中学。晓宇就坐在我后位,梳着一个马尾。我一见到她,就有了好感。”回忆起初见张晓宇的情景,张家丰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那时候的张晓宇活泼开朗,性格可爱。前后位的两个人很快成为了好朋友,学习上相互帮衬。后来,两人分别考上了不同的大学。2007年,在合肥上大学的张家丰给在蚌埠读大学的张晓宇写了情书,“遇见你,我满心欢喜,希望以后能陪伴你……”真挚情感让张晓宇非常感动。两个年轻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上大学没什么经济来源。张家丰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坚持做兼职,用辛苦攒来的钱精心选购了一个心形挂坠项链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晓宇,代表着他对她的情谊。“他自己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张晓宇说。冬天天寒地冷,张家丰只有一件大衣御寒。张晓宇瞒着男友在外面打工,用挣来的400元给家丰买了件羽绒服。这是张家丰的第一件羽绒服,十分厚实,到现在他每年冬天还会拿出来穿一穿。虽然后来添了几件样式新质量佳的羽绒衣,张家丰还是觉得第一件穿着最暖和,一直暖到心里面。

  2009年5月,张晓宇因突发脑积水,生命危在旦夕。张家丰正在合肥一家广告公司实习,得知女友重病的消息,毅然放弃学业和工作,陪伴在女友身边。经过救治,张晓宇的命保住了,但仍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怕晓宇长期卧床生褥疮,张家丰坚持每天给晓宇拍背、按摩,平均每两个小时给她翻一次身。为了让女友尽快醒过来,他每天和晓宇说说话,告诉她周边发生的趣事和新闻……一年多的精心呵护终于将“鬼门关”的女友“唤醒”。

  醒来后,张晓宇因长期卧床与创痛,四肢肌腱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为了让女友“站起来”,张家丰辗转上海、北京等多地寻医问药。2010年年底,张家丰带着女友来到江苏镇江解放军某医院。张晓宇接受了双腿矫正手术及跟腱延长术。经过几个月的康复治疗,张晓宇终于可以下地行走。2012年元旦,两人在亲友的见证下牵手走进婚姻殿堂。

  为了给妻子更好的生活和康复条件,成家后,张家丰决定在家乡从事餐饮业。“多亏有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热心人士帮我出谋划策,晓宇也一直给我加油打气,餐饮生意慢慢步入正轨。”憨厚的张家丰告诉记者。

  张家丰的餐饮门店仅有30多平方米,上下两层,一层是堂食和后厨,二层是包厢。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张家丰身兼掌厨。身体恢复后的张晓宇到店里做些切菜、传菜、收银等零碎活。小两口配合默契,用勤劳的双手经营着属于他们的美好日子。

  荣誉背后,更是责任担当

  “老婆,这几天店里忙,辛苦你了。”“有你在,就不苦。”结束忙碌的工作,晚上10点多返回家,张家丰牢记医生叮嘱,坚持烧热水给晓宇泡脚驱寒。这个时间段,夫妻俩坐下谈谈心,一天的疲惫顿时消散。

  在张家丰饭店的墙上,一幅“家和福顺”的手工画独特又别致,那是晓宇用烟盒的包装纸制作而成,她希望一家人健康快乐。

  “我和晓宇一路走来经历很多,从来没有放弃过彼此。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两个人都能相互扶持和陪伴,一家人平平安安,这就是最幸福的生活。”张家丰说。

  张家丰守护爱人、创造生命奇迹的感人故事得到多方关注。他先后荣获“安徽好人”“中国好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道德模范”等称号。“荣誉多了,责任更大了,就更不能忘本。”张家丰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那些曾在张晓宇困难时伸出援手的人们:好心的医生、热心的病友,还有数不清的热心的陌生人……

  为回馈社会,过好幸福“小家”的同时,张家丰夫妻加入固镇县阳光志愿者服务队“大家庭”,利用空闲时间积极参加关爱留守儿童、送温暖到敬老院、慰问退伍军人等志愿活动。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餐饮店关门,张家丰和妻子精心准备一些品质新鲜、营养丰富的原材料,制作“爱心餐”,免费送给城关镇龙潭、桥口村等防疫卡点的工作人员和固镇县中医院的五保户病人。当得知一些小区防疫力量有限,张家丰主动加入卡点值守志愿队伍,张贴疫情防控公告、帮社区卡点过往人员测温登记,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今年2月11日晚,大年三十除夕夜,张家丰和“大国工匠”朱恒银、“支教奶奶”周秀芳等几名全国道德模范一起受邀出席央视牛年春晚。

  人生第一次亮相央视春晚舞台,张家丰十分激动。“现场很震撼,不仅感受到荣誉感和自豪感,更是一次学习和受教育的宝贵经历。”张家丰告诉记者,“支教奶奶”周秀芳拄着拐杖千里跋涉,为大山里的孩子点亮希望的火把;“大国工匠”朱恒银坚守野外一线地质钻探技术工作40余载,填补了多项地质钻探技术空白……跟这些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相比,他觉得自己很渺小,“从他们身上我看到大爱的力量。今后我要向他们看齐,为社会多做贡献。”

  榜样力量,引领文明之风

  元宵节过后,新学期开学。固镇县濠城镇杨庄村四年级学生刘欣瑶背上了新书包,用上了新文具,开心极了:“这都是家丰叔叔和其他热心人送来的。感谢他们的关心。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他们的希望。”刘欣瑶出生没多久,父母意外去世,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困难。张家丰和妻子自2017年加入阳光志愿者团队后,每年都跟着团队伙伴们来到杨庄村,为刘欣瑶送去崭新的衣服、文具、书包,让这个年幼的孩童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虽然餐饮店生意很忙,几乎全年无休,但是团队组织的志愿活动,家丰从不缺席。”“十佳固镇好人”李胜利告诉记者。

  “模范带头做公益,对树立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发挥了积极作用。”固镇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县有全国道德模范1名,“中国好人”16名,“安徽好人”10名,“蚌埠好人”87名,“固镇好人”和“十佳固镇好人”167名。他们在不同领域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布展面积约730平方米的固镇好人馆,张家丰的事迹格外引人注目。“作为同龄人,家丰身上体现出来的担当值得我们学习。”固镇县城关镇居民马强说。

  如今,张家丰夫妇计划把餐饮业务从线下拓展到线上。

  “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今后我们要更加努力,不仅让自己的小日子越来越好,更要尽最大能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张家丰说。

  ·编后·

  “遇见你,我满心欢喜,希望以后能陪伴你……”当女友病重,陷入长期昏迷,张家丰用责任和担当兑现了当初的承诺。相濡以沫,患难与共,令人感佩。

  “天不老,情难绝”。他们忘不了彼此,更忘不了社会大家庭对他们的关爱。为报答社会,他们用同样的爱心去温暖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影响并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而他俩的情感境界又在志愿服务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提高。

稿件来源:
编辑: 乔婷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