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江淮暖新闻 >正文

八旬夫妻同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时间:2021-08-09 11:02:17

  “我俩是同一年入党,现在又同时获得纪念章,真感到非常荣幸!”6月30日,洲头乡西口村八组居民叶守仪、胡荣花夫妇,双双收到“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今年87岁的叶守仪,比妻子胡荣花大一岁,两人都有着64年党龄。对两人来说,这枚小小的纪念章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见证和褒奖。

  50年,绵远悠长,两位老人见证着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虽然已是满头华发,但是仍旧精神矍铄,谈起50多年前的往事,两位老人仍记忆犹新,时光仿佛不曾让两人遗失掉那份“年少青葱”。

  1952年,经媒人撮合,叶守仪同胡荣花结为夫妻。当时叶守仪在西口乡(今洲头乡管辖)担任副乡长,胡荣花是一名共青团员。1953年12月,胡荣花生下了一个女儿。1956年3月,22岁的叶守仪在乌池乡(今洲头乡管辖)担任副乡长,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放弃“铁饭碗”和安逸的家庭生活,积极报名参军保卫祖国,成为空军部队的一名雷达兵。在部队,他追求进步,积极肯干,得到组织上的认可。1957年10月经连党支部批准,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那时候,部队党员不多,两个连联合成立一个党支部,我们四连指导员张保元和三连连长高云是我的入党介绍人……”谈起在部队的成长经历,叶守仪老人仍自豪不已。老人说,那次,两个连60多号人,只他一个人被批准入党并进行入党宣誓,他感到无上光荣,也就是从那以后,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发挥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海南到广西柳州,再到河北阜平县和天津市;从空军部队雷达兵到导弹部队机械兵,再到工兵部队工程兵。从军25年里,他对服役地域和岗位的频繁变动,从未有过一句怨言,总是积极服从组织安排。对他来说,变化的只是岗位,不变的是对国防事业的一颗赤诚之心。期间,他多次被部队评为“五好战士”“优秀共产党员”。

  “她的思想觉悟非常高,20岁担任生产大队妇女主任,入党比我还要早4个月。”叶守仪老人指着老伴胡荣花说。“当时,如果不是她的鼎力支持,我就实现不了当兵报国的志向,也就加入不了中国共产党。”叶守仪参军后,胡荣花不仅挑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而且在妇女主任的岗位上发挥着“半边天”作用。一年到头,她几乎天天起早贪黑,带领妇女到地里干农活,带头在棉花地里施肥、除草、捉害虫、摘棉花……每逢夏季,她还发动家家户户晚上把煤油灯拿到棉花地里去照喜光的害虫,将一张张小凳子放在棉花地的地埂附近,上面再放着一个盛点水的小脸盆,以及一盏小煤油灯,把害虫吸引过来,害虫不是被火烧死,就是掉在脸盆里被水淹死。因工作积极、责任心强,1957年6月胡荣花被西口生产大队党支部批准入党。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塑造良好家风上,叶守仪、胡荣花更注重言传身教。“我和老伴在20多岁时就被组织上批准入党,完全都是干出来的;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俩总是要求孩子能吃苦耐劳,积极干好本职工作,讲奉献、敢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更要带头为人民服务,面对艰巨任务更要冲锋在前,面对艰险更要奋战在先,一定要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以实际行动传递信心和信仰、凝聚奋进的力量。”在老人的影响下,他们的儿子、孙子也都很早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不错的成绩。

  “年轻时,胸前戴着党徽,总觉得非常自豪和光荣,今天胸前挂着‘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更觉得自豪和光荣。”从“热血青年”到“银发长者”,老去的是沧桑岁月,不变的是赤诚初心。叶守仪、胡荣花手摸着熠熠生辉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脸上都露出无比幸福的笑容。(孙春旺袁洁)

 

稿件来源:
编辑: 乔婷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