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心感动一座城
“中国骨髓捐献志愿者张宝与韩国患者配型成功后遭遇了车祸,但他住院治疗康复后,继续为这位韩国患者捐献了骨髓。这位中国志愿者说:‘人生祸福难料,人家现在大难临头了,帮点忙真不算什么。’”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发表演讲时,用这一生动事例,诠释中韩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2008年5月,韩国骨髓库向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求助:该国一名华裔中年男子因患白血病,需要移植造血干细胞,但在世界其他的骨髓库里找不到合适的配型。经过对中华骨髓库几十万名志愿者留下的血液样本初步配型,终于找到了唯一配型成功者——淮南志愿者张宝。2010年1月12日,张宝在北京顺利完成了捐献。2015年,张宝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
张宝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淮南这座城市,带动了更多志愿者加入到捐献的行列。
淮南一位“90后”快递小哥刘亚强记忆深刻的是一份特别的加急“生命速递”!
2019年,他7年前留下的造血干细胞血样和外省一名十分危急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样初配成功。当年6月3日,刘亚强在安徽省立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刘亚强很是欣慰,感慨道:“我整天给人忙着送快递,没想到这次把自己给快递了,这是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生命速递。”
2021年1月底,淮南市23岁的志愿者潘俊钦接到通知,一名12岁的病患女孩的血样和他的血样配型成功。他果断干脆地答应捐献,并特意给小女孩写了一封充满真情关爱与热情鼓励又轻松幽默的信。“亲爱的小妹妹,虽然我们未曾相识,我对你一无所知,但当知道我能给你带去希望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开心。妹妹,痛苦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只要坚强面对,就能无所畏惧。你并不孤单,有爱你的家人,有专业的医生,还有在远方素不相识但一样默默关心你的我们。经历风雨,终见彩虹。哥哥希望尽快听到你一切一切的好消息。拥有相同的生命密码,是一种缘分,愿你以后如夏花般灿烂。幸运的哥哥。” 6月8日,小潘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
“亲爱的恩人,我苦苦等了12年,终于等到了您。我的生命有救了!我将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了!您不知道我有多开心、多感激!您的大爱和无私感动着我!我的生命是您给的。没有您,就没有我的未来!治好病后,我要好好珍惜今天的一切,要努力学习,像您一样,做一个报效社会、报效祖国的人!”小女孩在感谢信中说。
捐献造血干细胞,一次都不容易,而为了挽救异乡一位素不相识的一对双胞胎孩子的母亲,淮南一位侠骨柔情的奇女子胡常引两次捐献。2012底,25岁的她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
2020年9月,她再次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那位患者生命危急,需要她二次捐献造血干细胞。胡常引义无反顾地进行了捐献。这次捐献也是安徽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开展17年以来第一例二次捐献。“一生有缘,我俩的命栓在了一起。我的身体里有她需要的‘生命种子’,我必须救她!”近日,胡常引告诉记者。
南京军区第一例国防生捐献者、全省纪检监察系统第一例捐献者、全省煤矿系统第一例捐献者……他们创造了一次次生命奇迹,一份份爱心在这座城市接力、传递!如今已有42位志愿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2021年6月23日,淮南志愿者方文康成功捐献,实现了8年心愿。淮南市红十字会供图
一束光照亮一座城
“张宝哥哥,我用您给的钱买了10本学习资料,有了一种自豪感和学习动力。我会用你的方法去回报这个社会,报答国家。”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贫困受助学生卢光鸿的这封信至今仍保存在张宝的书柜里。
从小家境贫寒的张宝懂得读书对困难家庭孩子的重要性,已累计资助青海、川西、赣南等偏远地区的10几名学生,并组建了全国道德模范张宝志愿服务队,带动更多人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和志愿服务的行列。
“能用自己的一份爱心挽救一对母子的生命,值得!”7月25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90后”小伙史柯告诉记者。2017年3月5日,“中国好人”史柯志愿服务队成立。从那时起,在应急献血点、义务献血站,在造血干细胞捐献采样活动现场,史柯每年都要带领志愿者奔走在爱的旅途。
为了动员更多的人加入捐献行列,多年来,淮南市有32支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尤其是11支高校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分别在社会各个行业和高校长期开展宣传动员和采集服务。
“淮南有张宝、史柯、杨帆3名捐献者带队的3支‘中国好人’志愿服务队。他们现身说法,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捐献队伍。”淮南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陈玉琴告诉记者,所有的捐献者在捐献后都成了最好的宣传员,让涓涓细流汇成爱的海洋。
“我有点担心、害怕……”“你对这个不了解,您看看,这是我的献血证、采样证,我现在身体很棒。”在今年世界献血者日宣传活动中,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的志愿者、生命接力志愿服务队队长葛永拿出一摞献血证给一个过往的青年现身说法。
“您现在留取的一点点血样,明天就可能成为患者救命的希望……”7月24日,记者走进田家庵区龙湖路地下商业街爱心献血屋,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学生杨婧正在向路人宣传。她是第4次利用暑假参加淮南市红十字会“快乐益夏”志愿服务。今年,她的学弟学妹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接力传递爱心。
一片爱温暖一座城
“我终于完成使命了,不辜负我做的这份工作和热爱的事业。以前我都是用别的志愿者捐献的例子去宣传动员,以后我可以用自己捐献的亲身感受去动员他人。”今年4月27日,安徽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者捐献第一人、淮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穆敏在捐献采集结束后,尽管身体十分虚弱,但还是兴奋不已,终于了却了自己一桩期待9年的心愿。
42例成功捐献,42次让生命重新起航!从接到通知到完成捐献,让患者从死亡的边缘重回温暖的人间。他们用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近年来,淮南市积极推进关爱生命工程,整合社会资源,优化对捐献者的服务,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中,让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和倾力支持。
“能够参加建党百年庆典,深感光荣和自豪!”在淮南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表彰大会上,张宝、魏炜、史柯等捐献者应邀出席。
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淮南市和市文明办、市红十字会的相关领导都会看望慰问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代表。每位捐献者启程捐献,市红十字会均会举行简朴热烈的欢送会,为救人英雄壮行。志愿者捐献期间,市领导送行、看望。
每年淮南春晚、道德模范授奖仪式、淮南好人颁奖仪式等重大活动中,均有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代表的身影。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走进机关、企业、社区,积极参加道德讲堂、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事迹宣讲活动。
在淮南,所有成功捐献者全部被评为淮南好人。他们中有全国、全省道德模范,有中国好人、安徽好人,有优秀志愿者、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有向善向上好青年、优秀大学生、优秀共青团员……
2020年12月22日,淮南市出台《淮南市文明行为表彰奖励暂行办法》,对成功实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奖励,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一项项礼遇、一次次关怀,在全社会形成尊崇文明先进、争当文明先锋、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德不孤,必有邻。这些年来,淮南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个又一个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为更多的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传递着人间的大爱真情。(记者柏松)
稿件来源: 网络
|
编辑: 乔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