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亳州学院大三学生司旭入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司旭从亳州远到合肥住院不是为了治病,而是为了完成造干捐献,来拯救一名身患血液病的幼儿。司旭坦言,自己就读的是学前教育专业,对幼儿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关爱,捐献救人是理所当然。
司旭现在是亳州学院教育系2020级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还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张旭在平时就很乐于助人,不仅热心公益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还主动加入了无偿献血者的行列。2021年12月,司旭在一次献血过程中听了志愿者的讲解,留下血样,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幸运的是,并没有等待太久,司旭就成功与他人配型成功。
4月,司旭接到了亳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诉他已经成功和一名患者配型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配合捐献造干。司旭表示,“红十字会告诉我,和我配型成功的是一名幼儿。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孩子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关爱,当时第一想法就是要去捐献救人。”在同意捐献之后,司旭告诉了家里人自己的决定,并通过科普和做思想工作,取得了父母的理解和大力支持。
随后,司旭积极调整身体状态,相继配合完成了高分辨率血样采集和体检。“我一直坚持着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的观点,成长求学的路上有很多人推了我一把,现在有机会能够帮助一个年幼的生命,我会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司旭表示。
司旭是亳州学院的第二例造干捐献志愿者,6月30日,亳州学院专门为司旭准备了一场欢送会。在欢送会上,亳州学院的老师们都为司旭同学这种助人于情急、救人于危难的行为而自豪,也为他甘于奉献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所感动。7月3日,司旭正式启程来到合肥,入住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过几天的休养和注射动员剂后,司旭将于7月7日上午进行捐献采集。(记者 朱汗翔)
稿件来源: 安徽文明网
|
编辑: 乔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