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中午,合肥市民陈倩倩在中科大附一院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为身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陌生患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三八妇女节将至,此次捐献,对于陈倩倩来说,也是赠予自己的一份礼物,“让我一生可以为此而感到自豪!”
救人,没什么可犹豫的!
“我妈妈不在家,她去医院救人了。”这几天,陈倩倩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在遇到老师、同学和小伙伴时,总是一脸骄傲地这样告诉他们。
得知儿子近几天的“小啰嗦”,陈倩倩也忍不住笑了。
家庭环境对她的影响很大。陈倩倩告诉记者,自己的爷爷、爸爸、叔叔都当过兵,爷爷还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只要党需要,他们总是第一个冲在前。“救人的事,就应该去做,这没什么可犹豫的。”她说。
2005年读大学时,陈倩倩开始参加无偿献血,目前已经超过10次,并获得了合肥市无偿献血爱心卡。在一次献血过程中时,陈倩倩留下血样并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2008年,我曾经接到过与患者配型成功的通知,我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后来由于患者原因,没有完成捐献。”陈倩倩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依然觉得有些可惜,“我当时心情有点失落,但转念一想,也许是患者好转了呢,心里就好受多了。”
令陈倩倩没想到的是,十几年后的一天,她再次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这样的概率真的很低,我也觉得很有缘分,所以立刻就答应了。”在陈倩倩看来,“能够被别人需要、被社会需要、被工作单位需要,这就是一个人存在的重要意义。”
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
陈倩倩家住蜀山区,目前在第一物业服务安徽有限公司工作,两个儿子一个读小学,一个两岁多。平日里,陈倩倩和丈夫的工作都比较忙,当得知自己的捐献日期和儿子的开学日子重叠的时候,便联系父母在她住院时赶来合肥,帮忙照顾孩子。
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提前几天入院,将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再进行采集。2月24日元宵佳节,受到雨雪天气的影响,陈倩倩一边收拾东西准备住院,一边担心父母能否顺利赶到。遇到困难的陈倩倩给合肥市红十字会打去了电话,工作人员立刻表示可以协调志愿者提供帮助。好在第二天天气好转,陈倩倩的父母顺利赶到了合肥。
陈倩倩住院后,大儿子虽然很想念妈妈,但也觉得妈妈很伟大,刚开学见到老师和同学,就骄傲地告诉他们,“我妈妈去救人了!”来医院看望妈妈时,儿子还关切地询问:“妈妈你要救的人在哪里?要怎么救?”陈倩倩说:“我很高兴自己的选择能够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能够带给他一份荣誉感。我也给他大致讲解了一下捐献知识,让他有个初步认识。”
陈倩倩说,最近天气忽冷忽热,自己也十分注意保暖,规律作息不饮酒,“家人也是特别支持我,叮嘱我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身体状况,还好一切都很顺利”。经过约4个小时的采集,陈倩倩成功采集了288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患者送去珍贵的“生命种子”。
马上就要迎来三八妇女节,对于陈倩倩来说,这也是自己送给自己的一份温暖的礼物。在采集过程中时,陈倩倩的同事们来到现场为她加油鼓励。
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将号召广大职工向陈倩倩学习,积极参与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公益事业,将爱心进一步传递。采集完成后,陈倩倩成为合肥市第12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合肥市红十字会为其送上了鲜花和证书。(记者 王书浒/文 吴翰林/图)
稿件来源: 安徽文明网
|
编辑: 乔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