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一事,终一生。”她是扎根小麦育种试验田近40年的守望者,成功选育4个小麦新品种,填补了淮北地区麦种空白。她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交给了土地,而今依然奋战在育种一线。她是濉溪县农业科研试验站研究员周素英。
1989年,23岁的周素英从安徽农学院(现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濉溪县农业科研试验站(原濉溪县农科所)。当时条件艰苦,刚来第一天,几经周折,问了好几趟路,周素英才找到所里。看着双脚满是泥的年轻姑娘,老技术员们摇了摇头,怕她吃不了苦,便劝她回去。靠着一股子拼劲,周素英留了下来,一头扎进农田里,从种植、管理到新技术的研究、运用,真正把论文写在了淮北大地上。
“比‘农民’还像农民”是人们对育种人的印象。育种过程中,除了要像农民种植一样做好日常管理,还要详尽了解、掌握数万株材料各自全生命周期的生长状况。与土地为友,与麦为伴是周素英的生活常态。
9月准备种子,10月整地、田间区划、播种、浇水、查苗补苗,冬季抗寒性调查,春季田间观察记载,病虫害防治等。自小麦抽穗扬花到成熟这段时间,更是要日日“长”在地头。用镊子把小麦雄蕊完全去除,不能伤到柱头,进行杂交组合配制,再到田间后代选择,对每一株仔细观察记载,选出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的品系,最后室内考种,做好标记。由于小麦成长后期,每天的变化都很快,周素英和同事们清晨4点天刚蒙蒙亮就开始下地,弯着腰一干就是一天,直到晚上看不见了才收工。为缩短育种周期、加速育种进程,周素英还要“北育南繁”,北往河北,南赴海南,一茬又一茬地试验育种。这样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
当年,单位经费不足,买不起脱粒机,单穗脱粒都是人工一穗一穗地搓,手上全都是泡。小麦收获以后,没有仓库,种子放在家里保存,磷化铝熏仓时,不慎中毒,住院一个多月……想起那时的点点滴滴,周素英淡然一笑,一个小麦新品种的选育,要历经十几年甚至更长的一段过程,“唯有耐得住寂寞,不断坚持。”
不负辛勤努力,周素英和她的团队选育的“濉1216”小麦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审定,填补了淮北地区历史空白。因丰产性突出、抗病性强被推荐到国家黄淮南片小麦试验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面对小麦品种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的形势,她继续培育出濉字头系列小麦新品种,“濉1309”“濉1615”在2021年顺利通过国家审定推广,得到农民的高度认可,其中“濉1309”小麦新品种推广面积逐年攀升,5年来累计推广面积1000多万亩,成功用一粒小小的种子打了场漂亮的种业“翻身仗”,结束了濉溪制种大县以外引小麦为主栽品种的历史。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优质专用小麦面粉的需求日益增加,育种目标也随之跟着调整,从“高产稳产”到“高产稳产抗病”再到“高产稳产抗病优质”这三步走的育苗思路,周素英继续带领育种团队一年接着一年干。“你看,这个籽粒颜色更深,出胶率、蛋白质含量高,是强筋小麦,可以做面包。”看着眼前的新品种小麦“濉1808”,周素英如数家珍。她还将拿起新品种科研的接力棒,继续前行。
小麦的生长,没有休息和节假日,周素英也没有。说起家庭,她心有愧疚,忙起来几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平时都是身为教师的丈夫在家打理。“快要退休了,之后要多陪陪家人。”周素英说,“不过在退休之前,还是想多干一些,把手里的几个项目顺利带大家做好。”
近年来,周素英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安徽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安徽省职业职工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淮北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先进个人”等称号。2023年7月,获评第八届淮北市道德模范。
稿件来源: 安徽文明网
|
编辑: 乔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