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少年心理健康关心不够
今天我想谈谈胡鑫宇案带给大家的一些思考,胡鑫宇案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视还不够!心理健康的源头把关、教育和疏导还比较薄弱。
在此,我呼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可忽视!心理健康需纳入教育体系。而且要着手整治现在的各种培训班和兴趣班!加强网络上有关暴力、恐怖、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整治力度。
2.孩子学习种类多压力大,违背天性
现在孩子们的压力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各种兴趣班、培训班、补习班铺天盖地而来,家长们攀比心理严重,你家孩子学什么,我家的也要学,不能输于你。
大家想想,几岁的孩子就学这个学那个,从那么大点娃娃开始就背负学习的压力和负担。家长打着“为你好”、“赢在起跑线上”等等的口号让孩子学,各种教育机构又如雨后春笋,什么都能开设成班,迎合家长心理。
多少孩子是哭着去学习的,一点大的娃娃什么都不知道,就被报上各种班,这不是让他赢在起跑线,而是让他背负压力和负担。这种被迫学习是违背天性的,孩子的成长,在该玩的阶段不应该被各种兴趣班和学习课程所填充。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觉得引导非常重要,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和沟通,如果孩子对某方面感兴趣,那么可以报班,主要还是看孩子的兴趣和适应情况。
孩子对哪方面感兴趣,你不去报班,他也能够自己去学去钻,不感兴趣的东西,你再强迫他去学,虽然也可以学一点,但是也学不好,顶多学个皮毛,还容易造成他对一些东西的抵触心理。
3.家长坐下来沟通太少,方式错误
如今的家长,能够跟子女坐下来沟通的非常少,不能听听孩子们内心的想法。
孩子们有心理压力,也不太关心,更不会认识到什么心理健康的问题,有时甚至一顿骂孩子,认为骂骂就好了,就可以压制和管好孩子,这是错误的方式。
4.学校关心成绩和排名,关心身心少
今天学校里,老师们更关注的是成绩和排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问题方面关心还不够。
孩子心理出了问题,得不到疏导和排解,时间久了,从轻微的厌学开始,严重的会有轻生念头,所以学校要开设心理教育课,学校也应该有心理辅导老师,关心孩子身心健康,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因为身体发育出现的一些变化,孩子们的心理会有一个波动,这方面都是应该关心和重视的。
5.校外辅导变了法子办,治标不治本
现在的校外辅导机构,想了法子在办,个别老师也是变了法子搞补课,“双减”以后学生的负担并没有减轻,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很大方面原因是来自压力,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等等都有,不只是单方面造成的,整个社会都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1.家庭原因
现在不少家庭父母离异,父母离婚后对孩子管教少,关心少。有的家庭虽然完整但是家庭暴力常有,对孩子身心都会有影响。
2.网络不良信息
现在网络特别发达,孩子从小就接触网络,而网上内容复杂,如果接触到暴力的色情的恐怖的负面的等等不健康的东西都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教师心理健康
现在学校里有些老师自己性格就存在缺陷或存在心理问题,对孩子教育方式比较暴力,甚至辱骂孩子,有些老师还猥亵孩子等等,孩子身心多少都会受到影响,轻则反感、厌恶老师和老师所教的课,重则焦虑、抑郁甚至有轻生念头。这虽然极少数,但是存在,近几年网络也是频频曝光。
4.学校缺乏关心
如上所说,学校和老师更关心成绩和排名,重文化课,轻其它方面课程,尤其身心方面关心还不够。
5.学习压力大
现在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背负学习负担,兴趣班、培训班、补习班等,上了中学后,压力更大,做不完的功课,还要顶着家长望子成龙的殷切期盼,心理压力大到爆棚。
长期的压力得不到排泄,就容易产生问题。
6.排斥
我们今天对心理问题都很排斥,如果说自己有心理问题,身边人都有异样眼光,而且有心理问题后,非常排斥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干预。
如何做好青少年身心工作
青少年身心健康要重视,不可忽视!针对以上原因,应该重视以下几方面:
1.多沟通多交流
沟通包括老师和家长,特别是家长,要多跟孩子沟通,掌握孩子心里的真实想法。
老师应该在平时教学中多关注孩子,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学校,同时向家长反馈。
2.设置心理课程
学校应该设置心理课,让学生了解心理变化,以及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3.多关心多帮助
遇到心理问题的人,作为老师要多关心,家长要多沟通,同学要多帮助,社会要多温暖。
4.教师队伍素质
为人师表,言行很重要,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教师的品行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要提高队伍素质。
5.加大媒介宣传
正视心理问题,全社会应该营造一种关心关爱身心问题的人,媒介多正面宣传身心健康出现问题后不是逃避,应该及时治疗、疏导,不是抵触和排斥。
6.整治不良信息
包括网上和网下的,都要整治,重点对网络以及图书上涉及暴力、色情、恐怖等内容的整治。
结语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中宝,孩子更是祖国的未来,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缓!希望全社会重视起来!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