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案牵动着国人的神经,一切自有公论,这里不再评论。
本文谈谈当今青少年儿童为何如此痛苦。
中小学——流水生产线
当今学校就好比是一个加工厂,校长是厂长,厂里有若干车间,班主任是车间主任,教师是工人,学生是厂里加工的产品。
中学毕业,根据高考的分数,被送到等次分明的大学,分数越高,大学的等级越高。
加工过程中,难免出现次品。那些不服管教者,要么辍学,要么被教训。
学校有学校的教训方法,家庭有家庭的教训方法。
在现代化的教育机器面前,休想长出独立的刺。
自杀可以,出走可以,不服管教不行。
家长——客户
客户把孩子交给学校进行加工,十余年后要一个会做题能考试的孩子,然后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工序告一段落。
这里,学校和家长的目的是基本一致的,都是想培养出一个个做题方面的行家,以便能考一个好大学,因为大学被分为三六九等。
原来的中小学也分为三六九等,后来不让择校了。
何时能把大学取消等级,就近入学,内卷问题可能就减轻了。
学生——最痛苦
这里面最痛苦的当然是学生。
因为学校和家庭的目的性太强,学生就变成了一个做题机器了,不知为何而学,不知社会是何物。
这里的学生是一个自然人,而不是社会人,没有自我,没有尊严,没有自由,整日疲惫不堪,还经常被精神摧残。
当学生感觉生的痛苦大于死的痛苦时,就可能选择自S。
每一个自S事件,都是一个完整的因果案例,其前因后果都是相互联系的,一环扣一环,其中有量变的积累,有质变的爆发。
每一次自S,至少有三个因素同时起作用:基础因素是,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导致因素是某个事情发生,例如被训斥或者被打骂;关键因素是,自S之前,老师或者监护人对可能发生的事件没有进行预判和防范。
18岁之后——巨大儿童
18岁不是儿童与成人的分界线吗?18岁之后既然是成人了,就要按照成人的标准做人做事:自食其力,独立自主,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承担社会和家庭责任。
如果成人后仍然是做儿童的事:继续花父母的钱,没有自理能力,被父母监管,不会为人处世,岂不是一个巨大儿童?
当今18岁之后的青年都是巨大儿童,这是一个畸形的社会现象,来自于计划生育时期为达到晚婚晚育的目的而延长的学制。
婚姻法不是规定有结婚年龄吗?该结婚就要结婚。结婚前不得一两年谈恋爱准备吗?该准备就要准备。
把这个年龄段的人关到学校学习,还不许谈恋爱,导致18岁之后不仅不能享有成人的权益,而且还要度过几年痛苦挣扎的时间:婚恋空白、就业无望、人生迷茫。
把这个问题解决,生育率问题或许就解决了。
总分机制——内卷因素之一
我们知道,社会需要的是单科人才,既走向社会后,只要把有社会需求的某类事做好,就可以安身立命,不需要样样精通。
而我们学校培养的是全科人才,各门功课都必须学好,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全是总分说话。
既然社会上需要的是单科人才,高考就应该以挑选单科人才为主,总分做参考。因为单科好的总分往往不高,总分高的单科未必很突出。
因为总分是指挥棒,对弱势科目进行补课,就成为课外培训机构产生的土壤了。
课外培训在市场大环境中产生。
学校教育是在完成教学任务,而课外教育是从业者的饭碗,所以,同等情况下,课外教育的质量可能更高。
这样的话,取消课外培训能解决内卷问题吗?
胡鑫宇案不管真相如何,都与教育内卷有关。解决内卷问题,要从源头着手,改善和改革教育机制,减少社会焦虑,这样才能避免和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