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教育 >正文

时间:2023-08-02 17:01:58

  会宫镇晓春村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曾先后诞生史大化、张海鹏等历史名人。晓春村以文旅融合发展为背景,深挖当地历史名人文化旅游资源,注重对无形资源即文化内涵的传承与保护,赋予他当地人文气息,从而满足现代旅游者的文化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特别是2018年组建文化和旅游部的重大决策,推动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文旅融合的行动理念旨在借助旅游的传播力,发展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两者实现有机结合、双向促进,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添翼,为乡村旅游产业铸魂,实现乡村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协同并进。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路径、是提升旅游发展品质、实现多产融合发展从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将成为热点。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的核心是历史文化内涵,是构成旅游吸引力的根本所在。随着人们对外出旅游的深层次需求,对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兴趣愈发浓厚,而当地的历史文化名人恰恰是成了旅游目的地文化的重要内容。开发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既可以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名人的历史价值,同时也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品位,为旅游者和当地百姓带来更多的文化获得感。

  为深度探究晓春村实现乡村振兴的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之路,江南大学商学院智绘乡村实践团队7月10日前往晓春村进行社会实践。在晓春村党总支书记高斌的带领下,智绘乡村实践团队来到当地并参观了朱光潜纪念馆、史大化先生故居等,实地调研了当地对历史文化名人文化遗产资源的发展与利用。

  史推恩(l869一1942)字恕卿,号大化,枞阳县会宫史家湾人。幼随父攻读,十八中秀才,授武昌县丞,辛亥革命前参加中国同盟会、1911年12月安徽省军政府成立,任财政司长,1926年任国民党(左派)安徽省临时党部执行委员、工商部长,著名爱国人士,协助吴汝纶创办桐城中学,任基金会董事长,参与创办安徽大学。在晓春村党总支书记高斌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来到史大化先生的故居,亲身感受文人的生活痕迹,理解大化先生一生的辉煌。史家湾曾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人才,在中华民族最为难的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呐喊起来。于史族来说,是自豪和觉醒。于民族来说,是大化先生在国破家亡时候的悲怆。家国天下,一个大写的醒,让后人记起那段往事。国难当头时,大化先生毅然做出的艰难抉择,不仅是一段家族史,更是一段国家史,如歌如泣。

  晓春村修复史大化先生故居,为晓春村旅游园区增加历史文化与民族元素,增加文旅融合对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宣传与推动作用。为晓春村增加文化的底色,促使产业发展逐步打下文化的根基,形成乡村特色“品牌”。

  朱光潜,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几乎是现代中国美学史的一个缩影,他所构筑的博大精深、融贯中西的美学体系和谨严的方法在现代中国美学家中也是屈指可数的,留下的上千万字的美学著作已成了任何一个建构未来中国美学体系的探索者必须学习的经典。纵览中国近百年学术人物,朱光潜作为一代美学大师,其学术和人生在不少方面都是一个卓异的存在,呈现出与同时代学者颇为不同的风雅异韵,堪称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一道亮丽风景。

  坐落在晓春村美学大师朱光潜纪念馆,馆内通过展示朱光潜的历史照片、物品、手迹等,生动全面地展示朱光潜学贯中西、潜心教育、精研美学,为中外文学与哲学的学术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晓春村将以此次朱光潜文物纪念馆为起点,将馆藏不断丰富,更加完整的宣传这位美学大师伟大的一生。同时在朱光潜纪念馆基础上,打造一个集研学、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朱光潜美学园区。晓春村通过塑造集功能化、情境化、精神化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形式,让乡村文旅在内容开发、项目活动上,更能迎合当前消费者精神满足的需要、让游客产生情感归属、文化认同。通过人与空间、乡景与历史的互动,将乡村故事贯穿在文旅项目中,进而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张毓航 史锋)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