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方文与枞川夜雨

时间:2009-06-07 15:05:01

  江南倦客

  提起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方文,可能不少人都觉得陌生。实际上,早在明末时,方文就与钱澄之齐名。方文其名在今天之所以远没有钱澄之响亮,一是缺少研究者;二则方文只是一介诸生,终生未曾入仕,以遗民终老。但是,我觉得,方文是一位值得被我们记住的诗人,他与他所独创的“嵞山体”,在中国诗歌史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方文(1612—1669),字尔止,明亡后,更名一耒,号嵞山、明农、忍冬、淮西山人。方文与方以智是叔侄关系,他俩年龄相差不大,少时同学十余年,但方以智很尊重方文,称他为六叔。方文是“铁骨御史”左光斗的女婿。关于方文与左光斗之女定亲一事,还有一侧趣话。左光斗被擢为御史时,候命归里。一次,他与好友方大铉在一起喝酒,方大铉六岁的儿子方文在一边玩。左光斗问小方文道:“你平时读什么书?”方文答道:“读杜诗。”左光斗很有兴趣,又问:“能背诵《秋兴》吗?”方文朗声说道:“能,但请赐我一杯酒。”就这样,方文背一首杜诗,左公就赐一杯酒。左光斗见方文气宇不凡,声音慷慨,又惊又喜,掀髯起舞,当即定下婚约,将长女许配于方文。事见《左光斗年谱》。方文后来也有一首《啖椒堂诗》专记此事:“我昔登兹堂,总角六龄耳。先君官司农,少保尚御史。老友结重姻,拜谒携小子。小子幼诵诗,《秋兴》如流水。抗声吟席上,少保惊且喜。一首饮一杯,八杯竟醉矣。逾年我遂孤,少保去京市。”可见,方文自幼就熟读杜诗。关于左光斗以诗选婿一事,《年谱》记载当时方文为八岁,有误,应为六岁。“逾年我遂孤”,第二年,方文的父亲就去世了,此时方文亦不过七岁。 但这并不是一桩幸福的婚姻。方文从二十岁左右时就开始出游,以金陵为中心,过着诗酒逍遥的生活。明亡时,方文三十三岁,他干脆移居金陵,不再参加科考,与当时遗民文人诗酒往来,四处奔波,流荡江湖。当时,方文早已成家,他还先后纳了两个小妾。第一个名叫鹤胎,归方文一年后即遣出;第二个名叫金鸳。对方文纳妾一事,他的原配妻子左氏肯定表示反对,这成为他日后家难的主要起因。顺治十三年(1656年),方文四十五岁时,他的妻子左氏突然中风去世,方文家难由此暴发。左氏族人找方文兴师问罪,霸占了他的田产,并移祸他的小妾金鸳,当时金鸳已有身孕,在左氏族人推搡之下,脑部受伤,母子双亡。关于家难之因,《方文年谱》写道:“妻妾不合亦是一因,方文载酒江湖,绝意仕进,家常衣食不给,左氏颇有怨言”。在这种情势下,方文在县城内是无论如何也呆不下去了,就在同一年,他带着老母,到枞阳镇安家,其具体位置当在上码头射蛟台不远处。 方文有一首《述哀》的长诗,记叙了他与老母移居枞川的经过,“稍稍有起色,移居向枞川,村舍暂休息,母忽如见语:故乡居不得,汝往江淮间,处处有安宅,任意择一枝”。还有一首《卜居枞川》:“城中嚣陵不可往,江上鄙塞聊以居……所求甘脆养老母,牧豕畜鸡还捕鱼”。移家枞阳镇后,方文不久就再次出游,此后,他虽踪迹不定,但一直以枞阳镇为家。 在方文的《嵞山集》中,我发现了数首与枞川夜雨有关的诗。不过,诗意的枞川夜雨到了方文笔下,就成了枞川苦雨,这当然与先生当时艰难的处境有关。一首是《枞川苦雨柬李仲山孙子谷》,作于1647年。那年,先生三十六岁,尚未在枞阳镇安家,但先生卧病于此:“有客卧病江上村,十日不出长掩门。小楼上漏复下湿,匡休独坐愁思繁”。卧病而居,缺食少药,难堪至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尚不忘保持浪漫的情怀,诗的最后一句:“明早雨霁天色开,共步江头看新水。”这就是诗人,他总能在艰难的生活里为心灵保存一泓生动的春水。方文有一组《穷冬六咏》的诗,题目分别分《无酒》、《无米》、《无油》、《无盐》、《无炭》、《无薪》。都是“无”,还有什么呢,只剩下一颗坚强而不乏浪漫的诗心了吧。方文还有一首《枞川夜雨》:“春江一夜雨淋铃,水阁阴寒酒易醒。满架图书妨润湿,半龛灯火尚青荧。长贫已觉离尘网,多病还思诵道经。翔举不须婚嫁毕,囊中五岳有真形。”因为物质生活的困顿,虽然夜雨中的诗意暂时不再,可是,“囊中五岳有真形”。也许,再过数日,雨过天晴,诗人就将放舟东下,浪迹于三山五岳之中。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永葆一颗未泯的诗心,这才是真诗人。 遗民一般选择归隐山林,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以示与新朝的格格不入,如钱澄之、姚康等。但是方文不同,在他看来,隐居山野,只能坐以待毙。他选择的是另一种生活方式,四处交游,卖卜行医,广交朋友,甚至北上京师,结交大批新贵。但是,他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即坚决不仕新朝,“天运可转移,我心终不摇”(《咏史》)方文的一生,是行走的一生,他也由此用诗歌记录自己的生存感受和经历的磨难,用诗歌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由此创造了独特的“嵞山体”。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王章志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