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在今枞阳县境发生了有史以来第一次著名的军事战役,其结果是宗子国君被俘,行政区划被吞并。此举即为楚国东进北扩,实施称霸中原的政治意图初步打下了军事方面强势基础。
![]() |
(枞阳出土的西周青铜方彝)
据《左传》杜注考证,“宗国为群舒之属,即枞阳,是古代偃姓方国。”《左传·文公十二》记载为:“群舒叛楚。夏,子孔执舒子平及宗子,遂围巢。”这场战争发生在周顷王四年(公元前615年),楚国正处于上升强盛的前期阶段(楚庄王于公元前613年即位),国力壮大颇有称雄的咄咄态势。楚国东北部边缘地带生存有宗、桐、舒、舒鸠、龙舒、巢等众多的弱小方国,它们长期处于强楚的控制盘剥之下,生死存亡常常受到威胁,于是联合组织成为统一战线,共同发动了这次反抗楚国的军事行动。史书称其为“群舒叛楚”。这却正好给楚国找到一个向边界出兵的借口,由楚将子孔率兵平乱,一举捉拿了舒子、宗子等国主,顺势而围攻巢城,基本扫清了楚庄王“称霸中原”大道上的阻力和障碍。
一百多年之后,楚国势衰,吴王称霸,同样也在桐、巢等地实施攻夺行动,获得重大的胜利。所以后人多用“吴头楚尾”、“万里长江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等词语来评价安庆地域的战略地位,是非常恰当的。
稿件来源:
|
编辑: 高春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