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清代诗坛中的姚鼐

时间:2009-10-25 15:42:02

  文/潇洒园主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5f805fb80100ft0y

  清诗的繁荣与浩瀚,在一般读者心中是想象不出的。朱则杰教授以为,有清一代,仅诗人数量即达10万人,而盛产的诗歌作品更是不可计数。

  清诗不惟数量惊人,质量也堪可比肩唐宋,成为迈越元明的又一座高峰。与过往的文学盛世相比,作为古代诗歌光辉后殿以及近代诗歌伟大开山的清代,并没有获得与其成就相匹配的重视度,实是今人目力惯于“照远不照近”造成的结果。

  近日翻阅刘世南先生旧著,专论清诗流派史,深为前清诗坛蔚为大观所震撼。主潮激荡,流派纷呈,恰是文化分蘖兴旺的标志。这当中,桐城诗派斩截众流,独举一帜,尤为耐人寻味。然桐城诗名为桐城文名所掩,却是后世读者视野限囿,不为广播久传所致。譬如姚鼐,其诗雄直深婉,独步当时,七律更被尊为国朝第一人。厉志就很疑惑:“姚惜抱先生诗,力量高大,音韵朗畅,一时名辈,当无其匹。今人但重其文,而不知其诗,何耶?”

  论者言姚鼐诗作取法韩愈、黄庭坚,兼师李义山、太白、东坡,清新雅洁,雄浑矫健,境界阔大,意趣高华,有一种清季诗坛难见的“盛唐气象”。姚鼐之后,桐城传人最为宗仰姚鼐,桐城诗歌因之遂成一派,而派外诸家也于姚鼐诗有深契。

  桐城诗派,既使性灵派影响消失,又让宋诗派导出诗坛。正如吴德旋的某首七绝,恰好表白了当时一种很普遍的诗歌风向:“渔阳逝兮更谁怜,转益多师后胜前。我自心钦姚惜抱,拜袁揖赵让时贤。”

  姚鼐诗作的阳刚之美,读者诸君自下面的《夜起岳阳楼见月》中略可窥视一斑:“高楼深夜静秋空,荡荡江湖积气通。万顷波平天四面,九霄风定月当中。云间诸鸟峰何处?水上苍老瑟未终。便欲拂衣琼岛外,只留清潇落江东。”

稿件来源:
编辑: 高春英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