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中国导游十万个为什么

时间:2009-11-03 08:41:41


作  者:陶根红


一、浮山概况

1.浮山国家地质公园有什么地质特色?
浮山是白垩纪(距今1.4亿至1亿年)经过五次火山活动组成了一套称为浮山组的岩层,以其粗面质火山岩为典型的破火山。浮山火山地貌被认为“国内仅有”、“世界罕见”。

2.浮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科学价值在哪里?
浮山是一座白垩纪破火山,它是:长江中下游火山岩带晚期火山的杰出代表,“浮山组”地层命名地;粗面质火山岩天然“陈列室”;探索区域地幔地壳的“超深钻”。

3.浮山为什么是安徽省的五大历史名山之一?
浮山是一座奇特的古火山,属粗面质火山岩的破火山,在1.4亿多年前,相继爆发过五次,所留下的火山地质地貌,是“国内仅有”、“世界罕见”。
浮山又是一座佛教名山:早在晋梁时期,浮山就建有寺庙,在公元六世纪,为佛教天台宗智者大师与欧阳修“因棋说法”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块“三宝胜地”,历史上曾得到最高统治者的崇奉和护持,他们或赐匾,或赐号,或赐《经》书,或赐财物,因而浮山寺庙、塔院林立,高僧辈出,成为驰名中外的佛教丛林。
浮山还是一座“文”山和革命的“圣”山。早在五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山上的新石器遗址足可证明。晋梁以后,经过开发,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如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黄庭坚、左光斗、张英、方苞等等。他们在山中唱酬,在岩端刻
文,至今仍遗存483块摩崖石刻,1924年以后房秩伍开办浮山公学,使这里成为安徽省举办新式教育的基地之一。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上海、安庆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如王步文、房师亮、黄镇等都转移到浮山,以浮山中学为联络点,以岩洞为秘密会议场所,领导了桐庐舒一带的农民运动,浮山在近代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周恩来总理曾给予高度的评价。
此外,浮山是一座美学名山。所有的山水风景均为这座火山经大自然塑造而成的各种自然景观:象奇峰、岩钟、叠嶂、峭壁、怪石、岩廊、异洞、天桥、幽谷、湖荡等等,古人留有众多的著名石刻和赞美诗词。其中,多以浮山的怪奇、玲秀、翠幽为审美个性。

二、地理环境

1.地质学上为什么有“浮山旋回”这个新概念?
在1997年的浮山地质科学考察后发现,从地质上称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历史时期内,即从距今约1.4亿年至1亿年的近4千万年时间内,庐枞火山岩盆地曾经经过了多期的火山喷发活动,浮山火山即为最晚一期的产物,地层学上称浮山组——浮山旋回。

2.为什么浮山是我国火山爆发的粗面质碎屑流保存最完整、裸露最清楚的地区?
浮山是我国唯一的一座粗面质破火山。它典型的碎屑流主要分布在浮山风景的总岩、观音岩、张公岩、海岛雪浪岩到天池一带。这一地区陡崖即为火山碎屑流的剖面——由连续2—3次火山爆发的火山碎屑组成复合冷却单元的天然断面。其结构可以和现代火山爆发的火山碎屑流标准单元对比。每个火山碎屑流单元底部或多或少存在滞后角砾,形成
角砾岩。这种含砾的部位,发育成岩洞。

3.为什么浮山是探索区域地幔、地壳的“超深钻”?
因为浮山风景区的地貌岩石来自于地幔、地壳深处,是粗面质火山岩的天然“陈列室”,而现代最先进的钻头也不能达到如此的深度。

4.为什么浮山风景区有我国唯一的火山原生孔洞与次生洞穴组合出现和岩洞成廊展布格局?
在浮山风景区18平方公里内,有36岩、72洞,构成一片火山洞穴的奇观,尤其以会圣岩、张公岩、胡麻溪两侧的岩洞为代表,它是中国火山岩风景区中岩洞最发育地之一,就原生孔洞与次生洞穴组合出现和岩洞成廊连续伸展长达5千米的分布格局,是国内唯一的。

5.为什么浮山天生桥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天生桥?
在浮山风景区的仙桥幽谷的上游,由于流水长期冲刷,形成穿岩洞,和由两条平行的石梁组成的天生桥,将幽谷东西沟通。桥下的穿岩洞高2.5米,宽50米,深20米,桥上有古人石刻赞为“仙人桥”、“游龙桥”。象这种岩洞对穿发育,又是双石梁结构的巨型火山岩天生桥是国内唯一的。

6.为什么浮山是中国式的维苏维火山?
浮山破火山在1.4亿至1亿年前边连续经历了五次火山活动。其中第三次喷发称为强烈爆发,形成了紧贴地面流动的“火山碎屑流”,类似于维苏维火山在公元79年8月24日爆发的情景,连续爆发形成两个流动单元,定位冷却后的岩石称为熔结凝灰岩,这层岩石构成现在浮山的主景观——陡崖、叠嶂、岩洞、龟裂纹、柱状结理、喷气孔等。

7.浮山地质公园的精华是什么?
浮山熔结凝灰岩经断裂作用形成断崖,但它不同于一般山区的断崖,可称为叠嶂(由2—3次火山碎屑流单元叠加)、回嶂(绕山体谷溪迂回)。回嶂是由于以樯山为“手掌”向西发育枝状断裂——谷溪,从总岩——观音洞——张公岩——海岛雪浪岩构成了迂回的叠嶂与回嶂相间的溪谷。这是浮山地质公园精华所在。

三、人文景观

1.为什么浮山有“江南”最大的岩洞石刻长廊?
在浮山风景区483块摩崖石刻中,有200多块集中在会圣岩众多的洞洞相连而成长达500米的岩洞石刻长廊,岩洞与摩崖石刻相得益彰,构成“江南省”最大的岩洞摩崖石刻长廊。

2.浮山摩崖石刻“石史”二字,为什么有地质科学意义?
浮山以岩洞著称,张公、天池景区内有原生与次生成因二类岩洞,具有代表性。原生成因的洞穴为火山碎屑流的小型气孔或喷气孔带,如总岩(浮山会景)洞壁上蜂窝状小型喷气孔。次生岩洞,由于火山碎屑流单元底部含有角砾,易风化剥落,经局部崩塌和物理风化而成的洞穴,区内岩洞一般均属此类成因。“石史”二字刻在总岩,确实是对浮山岩石和两类洞穴的形成历史的科学概括。

3.为什么浮山方以智的肉身墓是浮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方以智(1611—1671)逝世后,共有三座墓:江西青原山为衣钵墓;浮山华严寺后为爪发塔;浮山北麓白沙岭“金牛架轭”地为肉身墓。前两墓(塔)为无可禅师之徒所立,后才为方家子孙所建,墓碑不署清朝年号,以尊其忠节。墓地依山旁水,坐西北朝东南,与其母诰命夫人吴令仪之墓相望,谓之“回龙望母”。墓地共有217平方米,分墓冢、祭坛、拜台三部分。墓冢周围花岗石墓塘,冢后竖一白石墓碑。左侧为潘
氏夫人之墓,与其并列。墓前有石砌祭坛:再前立“方密之先生事略”碑一块,高约2米,两侧有楹联,文曰“博学清操垂百世,名山胜水共千秋”。其碑下,有拜台三道,白石栏杆前护。拜台之间均铺石级,最前面有石狮一对,分立左右。整个墓地,居高临下,气势磅礴。
方以智既是佛子又是浮山土生土长的名人,号浮山愚者,博学多才,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浮山22年,他于岩洞中著书立说,《物理小识》(十二卷),为一部自然科学的百科全书,《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考证奥博,明代罕与伦比”。书中光学实验记载比牛顿分光实验早30余年,其科学理论水平,比西欧著名科学家毫不逊色。他的《通雅》在朝鲜、日本学术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并影响深远。他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更是卓有建树:其一,认为事物变化有“渐化”与“顿变”之别;其二,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对立统一的矛盾法则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其三,以商人出门做生意为例,阐述由“行”到“知”,再由“知”到“行”的辩证认识过程。他的学术思想代表了中国17世纪时代精神的一个侧面。他的学术成果日益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1961年,该墓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先后两次重修。

4.为什么明朝皇帝要敕赐大华严寺?
古为浮山寺,南陈智者大师创建,北宋时,远禄来此开坛说法,明万历年间,云南高僧朗目本智禅师至此,在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进京为皇家说佛,治病,大振沙门。同年3月28日,皇帝、李太后(明神宗生母)使钦差任大用赐《藏经》五千余册于寺,赐朗目紫衣裳袈裟一件。朗目坐化后,李太后又赐百金为其建塔于华严寺侧。万历三十年(1602年),全寺重修,诸佛再塑。至今留圣旨碑,华严寺毁于清末。房秩五先生在古寺的遗址处创建浮山公学,即今浮山中学之前身。

5.为什么浮山是一座革命的圣山?
1924年,房秩五开办浮山公学,使这里成为安徽举办新式教育的基地之一。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上海、安庆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如王步文、房师亮、黄镇等都转移到浮山,以浮山中学为联络点,以岩洞为秘密会议场所,领导了桐庐舒一带的农民运动,浮山在近代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周恩来总理曾给予高度的评价。

6.世界著名画家张玉良创作《白荡湖滨》的原形在哪里?
原形在安徽省浮山风景区。张玉良(1895—1977),女,扬州人,世界著名画家。1930年在上海任教授时,曾随潘赞化游浮山并作画,其中《白荡湖滨》曾在上海明复图书馆展出。

稿件来源:
编辑: 高春英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