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枞阳方言“溪狗”溯源

时间:2009-11-16 09:15:31

 文/秋水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8011170100g0sn.html

    在枞阳县方言中,常有“溪狗"一词被人挂在嘴边,如“跑得跟溪狗一样”便屡听不鲜。此语颇含颠簸劳顿之意,亦贬讥他人唯利唯上趋之若鹜。何为溪狗?其实,它原是外人对江西傒族人的蔑称(为何不作“傒狗”?,不知是曲笔为之或是以讹传讹而成“溪狗”则不得而知了)。它首次见诸典籍,则源于《世说新语》中记东晋名臣陶侃事。

   《世说新语.容止》二十三则载:晋武帝咸和二年(公元327年),苏峻与祖约以讨伐庾亮而清君侧为由攻破建康,迁帝于石头城,实陷成帝于傀儡之窘境而达其擅权自专之企图(后兵败身死),江左王师颓废多时不敌而溃。庾亮与温峤(都属东晋名臣,也是清言玄远之名流)遂向时任荆州刺史的陶侃求援勤王。温峤

    为陶侃旧识,而庾亮和陶公素未谋面,亦无私交。于是温峤先游说陶公,而陶公对先帝晏驾之前未封己为顾命大臣而心存芥蒂,便不为温峤之言所动,并扬言“祸由亮兄弟生,理应诛亮兄弟以谢天下”。陶公此论颇失公允,有忘其大义且有磨刀霍霍之嫌,庾亮战栗无计,不敢见陶公。温峤再三规劝,并说“溪狗我所悉(因陶侃乃傒人,出生卑贱,又未给温峤面子,温峤便作此蔑语以泄忿),卿但见之,必无忧也!”庾亮虽位极人臣,但属忠贤之士,又秉玉树临风之姿,而陶公本来就是镇国之器,原本就对庾亮惺惺相惜,相互心仪已久,作此偏颇之语,不过是魏晋名士逞意使气罢了。及相见,果如温峤所言,陶公待为上宾,且挽之啖薤。陶公之恢弘雅量及清廉节操由此可见一斑。温峤者,陶公真相知也。

     陶侃生为傒人,为大诗人陶渊明之曾祖父,曾为令枞阳多载,在我县历史上渲染了浓墨重彩之华章。至今枞阳人尚对陶公遗迹“惜阴亭”、“陶公洗墨池”津津乐道。因此“溪狗”一词虽寓贬意,随着陶公的到来而落地生根实属自然,再加上安庆与江西相邻,人民自古迁徙频繁杂然相处之,于是方言俚语相互交融,“溪狗”遂化入枞阳腔中更是情理中事了。

稿件来源:
编辑: 高春英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