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冰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b97df0100fzy2.html
陆子岩(陆游父亲陆宰命名并题字)
弯弯曲曲的山道由麻石砌就,时而拂过山梁,时而潜入崖底,在草丛中延伸,他们的脚步声衬托出山的空寂与幽静。他与她,沿着他父亲当年的足迹,倘佯在那些摩崖石刻中,陶醉于写手的精到和刻工的细镌。来到了远眺似鹏鸟、近观如大厅的金谷岩洞,在石壁上,他找到了父亲题写的“胜集岩”三字大字,旁边还有数行小字,详细记载了父亲和他的朋友们当年游览浮山时的盛况。如今,父亲早已仙逝。看着父亲的笔迹,陆游的心情不禁有些沉重。
是唐琬的声音叫醒了他:“表哥,我在这儿呢。” 山道上的唐琬左手提着白色长裙,右臂轻轻挥舞,整个身子摇摇欲坠,那一副天真娇憨的样儿把他逗笑了。
过了紫霞关,翻越仙人床,登上险峰首楞岩,坐在南、北斗二星下棋的石凳上,极目远眺,前面白荡湖万顷烟波,点点白帆;近处山麓,平畴沃野,田园村落,炊烟袅袅。他与她,在这天然的织锦上席地而坐,有时读书,有时看水。微风,吹动沙沙的树叶,和着宛转的鸟声。山下的几头黄牛,胫蹄没在恣蔓的草丛中,静静地吃着草。草地上,星星点点的黄花在风中飘荡。
这里很安静,如处子的肌肤,独自鲜亮着。他站了起来,往翠微峰浓密处走去,或宽或窄的林荫道,风生足下,竹影婆娑,天籁有声,袅袅不绝。浮山,它不像那些名山大川,喧嚣有余,娴静不足,更少了欲望的惊扰。世俗的浮躁气,与浮山是这般的远。他抬起头,头顶上是枝叶交错的榆荫,透露着漠楞楞的亮色,天边是雾茫茫的,尖尖的黑影是会圣寺。
听,那晓钟和缓的清音。
经望江亭、穿心岩,过天然桥、龙虎关,此刻,他们正斜依在陆子岩的石栏上。微风阵阵,吹得人微醺迷离,面对佳人,他壮了壮胆子说:“琬儿别动,你头发有点乱,我替你绾下。”说着,上前扶住她的头,轻轻抚了抚她的发,只是手里不知何时多了一支金钗,并慢慢地将它插进她浓密乌黑的青丝间。
他轻声吟道:
微风袂,流霞紫,暗香浮动云妆理。
金钗递,传春意。琼姿亭立,柳眉含睇。
丽!丽!丽!
婵娟俪,鸳鸯媲。梦怀芳影痴情寄。
幽思味,催心碎。天成良缘,玉人来会。
醉!醉!醉!
一首《钗头凤》吟完,又觉得自己太过莽撞直白,怕吓着她,低下头不知所措。琬儿愣了愣,发现发间多了一支玲珑的金钗,透亮的皮肤因为害羞而一点一点染成了绯红,从脖子一直蔓延到脸颊上,她把手放在胸前,按了按扑通扑通的心跳,轻声和道:
湖滨逐,茵坪戏,温牵酥手,笑声犹记,
慰!慰!慰!
浮山会,心泉沸,眼含清泪知何涕?
瑶台冷,红尘累。一腔谁诉,半笺羞寄。
遂!遂!遂!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抬起头来灼灼地望着她,眸子里春色无边。
“琬儿,喜欢这支钗吗?”他试图打破这有点尴尬的气氛。
“嗯,喜欢。”她不知表哥为何要送她金钗,但依然温和地答到。
“女子十二为金钗之年,今年你恰好十二岁,表哥早就为准备着,一直没机会送你。今天在父亲题名的陆子岩下,给你戴上,觉得最为合适了。”
她“哦”了一声,抬起头来,张着眼定定地望着他。而他,恰好对上了她那盈盈翦水的双眸,两人相视一笑,似乎都在一瞬间明白了彼此的心意。
携着手,两人继续欣赏岩壁上留存的历代石刻。他们走过的小径,时不时传来她银玲般的笑声,还有他慷慨激昂的宏图大论……
那时,她还是天真的。在山下,有时她喜欢追着湖里的螃蟹跑,它爬入草里,她也跳入草里,它爬进石缝里,她就蹲在石缝外面,可是它“嗤”的一声爬进湖水里,她只得怅惘地痴望着它很自由地游远着去了。
只要听到灰喜鹊在唱歌,她也会跟在后面唱,有时还要着他也跟着唱。青丝上的金钗,金钗上的凤,在快乐地舞蹈和歌唱。
那时,他们都是初涉人生,初涉岁月,他们只是在浮山这样美丽的风景中,一步一步地走近传说中的爱情。
只是,他们都还没有想到,以后,他们会爱成绝望,爱成春伤。那时,爱情尚美得像眼前的风景,像梦。
水中有山,钗头有凤,心中有爱,风景永恒。
稿件来源:
|
编辑: 高春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