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ahage.net/anqing/6688.html
在枞阳县官桥乡某村头,至今耸立着一座牌坊。这是一座旌表孝子牌坊。遗憾的是,该牌坊经风雨侵蚀加上人为之破坏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风貌。更为遗憾的是,牌坊顶部正中央镶嵌着的那块“圣旨”以及底座上的两具“狮子”都被文物贩子盗走了。我曾多次设法了解牌坊的来龙去脉,但都口说不一。去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亲戚那里借得一本《张氏宗谱》,首目录便是“孝子张恭”。文曰“孝友著于家庭恺恻播诸里党足分德义之席可励忠厚之风。”鉴于此,特授桐城县知县加三级;特授江南安庆府知府加三级;江南江宁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淮六泗颖亳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加一级;特典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江南江西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操江世袭一等阿达哈匕番加一级;提督安徽等处学政詹事府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加三级;巡抚安徽等处地方提督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三级……
《张氏宗谱》对张恭之“孝性”予以了高度赞扬:“德本于性生纯孝出于天授螟蛉式谷承欢不异于所生……”“赋质端凝宅心纯厚事季父母而无亏色养共羡莱衣待诸兄弟而倍笃友于群推姜被扶危济困无殊羊舌下泣之仁赡族恤亲。”
于是,“雍正十二年十月初九日准礼部咨仪制清吏司案呈礼科抄出本部汇题各省孝子一案于雍正十二年八月二十九日题九月初三日奉旨依议看加恩旌表钦此钦遵到部除知照户部外相应抄录原题核抚遵照奉旨。”可见这确是一座旌表牌坊。
至于牌坊是如何建树的,该谱有段这样的记录:“……各地方官钦遵给银三十两听本家自行建坊仍于孝祠内照例设位题坊刻碑均毋有远等因到司奉此除俟户部知照相馆至日另檄饬知外合就抄粘转行仰俯即便转行钦遵毋违……”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凡热心公益急公好义以及忠节者方可受到旌表而建坊。旌表类牌坊是传统社会中特有的表扬性建筑,目的在藉以教化人心,所以多建在热闹的大街或受表扬者的住宅前。
稿件来源:
|
编辑: 高春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