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交战,陈氏兄弟六人当然属于陈友谅一派。当朱元璋的部下徐达率明军攻打枞阳时,陈氏六兄弟带领枞阳民众守城,然而寡不敌众,城池被攻破。当朱元璋的军队追赶他们时,他们躲藏在破旧庙宇里,蜘蛛又迅速把门网好,追兵看到庙门的蜘蛛网完好,便认为里面没人,因而没有进去,陈氏兄弟遂躲过此难。
陈氏兄弟认为这是菩萨保佑,便打算改姓,看庙扁幅上有“慈航普渡”四字,便决定姓慈。之后,六兄弟有的迁往云南,再迁往山东、辽宁、高丽(今朝鲜),还有一支留在了枞阳县境内。留在枞阳这一支家谱上有“高阳郡”三字,还有蜘蛛网图,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了,位于枞阳县钱桥镇内的慈氏宗祠也被毁了,成了稻场。
枞阳境内的慈氏第二世祖的坟茔还在,过去每年清明、冬至两节,慈氏后人首先在二世祖的坟前摆上贡品,烧纸钱、焚香、放爆竹,祭奠祖先。高阳郡慈氏是十代单传,第十一世祖是位教书先生,生养多子,朋友祝贺,饮酒赋诗:“可世永廷芳,钟灵定克昌,云龙曾兆瑞,风虎自呈祥。孝友承先志,诗书启后长。传家真事业,道德大文章。”故有慈陈一家之说。
迁往山东慈氏一族人丁最旺。明永乐年间,一支慈氏因避战乱而迁往山东文登市泽库镇一带安家,因村西及村南都是海滩,于是取名慈家滩。慈氏始祖慈伯元、慈太伯、慈记忠弟兄三人逃落至此,后来慈太伯迁至山东寿光一带,慈记忠迁至辽宁瓦房店一带,这支慈氏族人自始祖至今已历20余代,与安徽一支一致。(浮山 整理)
稿件来源:
|
编辑: 高春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