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鹞石周氏尚义堂支谱二十三卷:(清)周月波等修清光绪二十年(1894字本二十九册现存于美国)
迁始祖铜陵凤凰山近始祖枞阳县周潭鹞石字派诗歌:
文庆正成贤,伯友大名延。
继述光先哲,芬芳启后元。
济美甄陶著,维新冲穆传。
徽音恒笃懋,弥远达宏源。
恪守清濂范,嘉谟咏寿昌。
诗书贻世泽,礼乐谱瑶章。
立品联珠璧,奇才选栋梁。
勋猷昭典策,忠义植纲常。
鼎鼐资调燮,经纶裕赞襄。
箕裘期克绍,冠冕满朝堂。
远始祖 河南省汝南郡
据《百家姓考略》记载:周平王少子姬烈之后,以国名为氏。另据《姓源》所记,周平王少子姬烈受封于汝州(今河南省汝南县,古称汝南郡),其后遂以周为姓。这是周姓的远始祖。
据最新人口资料统计,全国十大姓氏中,周姓居第九位,有2420多万人。
迁始祖 铜陵凤凰山
大约在明末,有一支周姓人家,为逃避兵乱,从江苏宜兴迁到铜陵凤凰山安家落户,鹞石周氏一世祖文一公死后葬凤凰山,有墓。从清代枞阳人王灼(1752-1819)编的《枞阳诗选》中,记有周潭周氏族人从无为土桥渡江到繁昌县荻港,再转道到凤凰山扫墓的记载。现在凤凰山居民有许多周姓人家,有本地凤凰周姓,有无为襄安周姓,也有从周潭山前迁去的鹞石周姓,区别要看他们的辈份是否相同;凤凰山新桥一带即有甄字辈的周姓人家。习惯上把凤凰山的文一公称为迁始祖。
近始祖 枞阳县周潭鹞石文一公的孙子正三公,又渡江到今天的鹞石山下余家洼定居,死后葬周潭蛟池坎。蛟池坎又叫八棵树、周家排形地。解放前后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其中有八棵古树(水桦树)老态龙钟,有的树干中空,用水泥石块修补填充;有的侧枝下垂,几欲坠地,现在都已荡然无存,仅剩荒冢残碑。蛟池正三公为近始祖,是鹞石周氏的始祖。应该说,文一公、庆二公都是追认的。
文一公、正三公有文字记载,也有墓葬可查。庆二公生死下落不明,仅有一座衣冠冢(长约2米,高宽各1.5米的青石堆),座落在原陈湖区政府的东北角。该碑比正三公的墓碑大得多,显然是后人所立。鹞石周氏,实际上是从正三公开始的。传到贤字辈才人丁兴旺,发家致富。庞大的周氏宗祠也是在这个时期(清雍正年间1723-1735)建造。在周潭及其周边地区,有二十一座贤字辈支祠,并都设有堂号。如贤一公祠堂名礼耕堂(下街头早期医院)、贤十公祠堂名诜羽堂(周潭粮站)、贤十三公祠堂名崇本堂(傅家嘴枫林小学)、贤十八公祠堂名尚义堂(在凤凰村西已拆除)、贤二十公祠堂名修义堂(原区政府)、贤二十一公祠堂名延庆堂(中期陈湖医院)等,其中以诜羽堂子孙繁衍最快,人口最多
稿件来源: 本站整理
|
编辑: 双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