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武术起源于周氏家传。周氏远祖世居宜兴,宋朝后期,辽金之乱,战祸频繁,宋室将倾,宜兴周孔嘉者携眷避难,流至安徽境内,其侄士龙(宋解元)附藉桐城东乡,择鹞石山下插草为标以定居,遂为皖桐周氏始祖。
士龙有二子,长恭先次恭明(提督),原聚居涧东,于元皇庆二年,兄弟拆居,恭明出迁涧西,恭先仍居涧东,后世子孙繁衍,周氏遂成桐东望族。
东乡武术始于鹞石周氏始祖士龙,士龙武术得自其父梦嘉、叔孔嘉,梦嘉、孔嘉得自父希鲁(宋岳州刺史),希鲁武功得自其父元用,元用公系宋兵部尚书。士龙传子恭先、恭明,恭先、恭明继各传其子孙,世代相袭,渊远流长。
元代中期,周氏世传武术开始跨越宗族门槛向章族传授,从此东乡武术进入到孕育萌芽阶段。章家学得周家部分武艺后,亦仿效周氏家规“家传不外传”、“传媳不传姑”封建性陋习,不对外普及。
周家所以破例向外姓传授武艺,原来有段因果关系。章氏始祖汾公,于元初从泾州(即泾县)马元迁来桐东发洪山(即今之大山村)脚下定居,只迟于周家不到半个世纪,发洪山距周墩仅一溪之隔,周、章两家遂为近邻,不久两姓结为亲眷。不过这时武艺已不为周氏独有了。周、章两族武运活动默默地经历了数十个春秋,为东乡武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东乡武术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说来相当复杂,但又很自然。由于周、章两姓习武基础,对外影响渐渐扩大,至明朝时,周氏固步自封的陋习渐渐被打破,时或向社会传播,加上水圩地方新近迁入陆姓家族亦系武术世家,其武艺不受家族限制,可以向社会上传授,而社会上爱好武艺者也就越来越多,武运风气渐渐浓厚,普及面逾来逾广,于是,自然而然形成了东乡地方性的民间武术。
稿件来源: 本站摘编
|
编辑: 双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