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剑翘
百科名片
[编辑本段]
人物生平
施剑翘之父施从滨任山东军务帮办兼奉系第二军军长。施剑翘自小受父亲宠爱,深居闺阁,缠过足,并没有受过新教育。1925年,施从滨在直奉大战中兵败被俘。孙传芳置不杀俘的公理于不顾,将施从滨斩首。当时年仅20岁的施剑翘立志为父报仇,手刃仇人。
她先后把报仇希望寄托在族兄和丈夫身上,不料都落空了,于是与丈夫离异。十年磨砺,数经周折,施剑翘终于探明了孙传芳的下落。在1935年11月13日等候到孙传芳去天津佛教居士林进香时,用勃朗宁手枪连发三枪将其击毙。消息传出,震动全国。
法庭上,施剑翘面对孙的家属的哭诉和孙旧部“请予严厉判处”的叫嚷,神色安详,泰然自若地诉说报仇经过。她供诉历时长达两个多小时,听者无不动容。经长达十个月的三级审理,判处施有期徒刑七年。进步舆论纷致同情。经社会各界和国民党元老冯玉祥、李烈钧、于右任等出面救援,1936年,施在度过了11个月的囚牢生活后,获特赦出狱。从此,一代巾帼侠女,名扬神州。
出狱后,她一生都在为救国救民而奉献。特赦不久,她与母亲董氏一起居住在国民党部队供职的弟弟施中杰的长沙家中。这时,“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入侵,国难当头。她急着给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的张治中写了一封“我要求做抗战工作”8个字的信函。早就钦佩施剑翘胆量和毅力的张治中,随即接见了施剑翘,将她安排为省的抗敌后援总会慰劳组主任的职务。从此她不辞辛苦地为慰劳前线将士忙碌。1941年7月,施剑翘与母亲随施中杰到了四川合川县。目睹日本飞机肆意轰炸、百姓蒙受灾难的悲惨情景,她急着面见县长,请缨开展救灾工作。1942年,她发起捐献飞机的倡议,得到各界的响应,被选为献机委员会指导长。她不仅带头捐出了珍藏多年的金银首饰,并动员母亲和胞弟各捐献了1份。她还亲自到一些财主家里,广泛宣传,深入做工作,动员他们多献一些。经过施剑翘和献机委员会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短短的几个月时间,献金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其总金额足以购买3架崭新的战斗机。
在8年抗战中,施剑翘看到无数面黄肌瘦饱经苦难的少年儿童,心里很不好受。她想创办一所小学,让这些失学的孩子能读上书。冯玉祥支持施剑翘办学,欣然担任了校董事长,还介绍施剑翘去拜见平民教育家陶行知。陶老夫子高兴地推荐了懂教学的苏州人士孔令宗协助办学,还请剧作家田汉为学校写了校歌。
1946年初,施剑翘倾注精力所创办的私立“从云小学”,在苏州南显子巷的安徽同乡会馆正式开办,施自任校长。“从云小学”招收的绝大多数是工人城市贫民子弟,也有部分孤儿和流浪小孩。学生从最初的70多人发展到400多人。
施剑翘在和周恩来、邓颖超的多次接触中,逐渐建立了与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施剑翘拥护和支持地下党和进步青年的革命活动。不久,史良推荐了地下民盟成员金若年来校工作,施剑翘又同意金若年将“从云小学”作为地下民盟的活动据点,秘密印刷地下刊物《民工通讯》和《光明报》。在地下党和地下民盟将秘密电台设置在校内时,施剑翘又为此提供了方便。施剑翘多次表示,外面的事由她负责对付,她特将通过关系在苏州城防指挥部办到的盖有关防大印的“学校重地,禁止驻军”的牌子挂在门口。所以,在国民党吴县当局多次到校搜查时,她总是挺身而出,使敌人的阴谋未能得逞。
1949年4月27日,施剑翘与中共地下党、地下民盟的同志一起,扭着秧歌,迎来了苏州的解放。1949年9月27日至10月8日,苏州市在乐群社召开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施剑翘当选了这次会议的代表。这一年,她当选为苏州市妇女联合会的副主席。
1952年,她将倾其心力创办的“从云小学”移交给苏州市人民政府。就在这个时候,拖延已久的疾病发作了,她感到异常劳累。于是,她赴北京到协和医院检查,在那里被诊断为子宫癌,手术后前往五台山疗养。旋又返回北京,在邓颖超的亲自关照下定居北京,安度晚年。期间,她被安排为北京市政协二至五届特邀委员。
1979年被确诊为晚期直肠癌,由北京医院院长吴蔚然大夫亲自主刀,手术成功。不久,因尿毒症合并心肌衰竭,于当年的8月27日猝然去世,终年74岁,骨灰葬于苏州城西天灵公墓。
[编辑本段]
相关事件
施剑翘十年谋报仇
施从滨被杀后,施的全家悲痛欲绝,特别是他的女儿、20岁的施剑翘更是异常悲愤,她决心要为父亲报仇。但施剑翘也清楚地意识到,要置孙于死地比登天还难。可这位妙龄少女毫不灰心,坚定地踏上了一条复仇之路。 施剑翘找到时任烟台警备司令的堂兄施中诚,请求他帮助为父报仇。施中诚从小寄住在施家,深受施从滨的教诲。他长大成人后,施又出面请求张宗昌为他谋取了一个团长的职位。后来他步步高升,当上了烟台警备司令。施从滨父女对他可谓恩重如山,但他却因惧怕孙传芳的势力,考虑自己的前程而拒绝了施剑翘的请求。 1928年,施剑翘随母亲移居天津。这年的农历九月十七,是父亲遇害3周年忌日。施剑翘跪伏在父亲的遗像前,想到年复一年,大仇无法相报,不禁与母亲抱头痛哭。母女俩的哭声惊动了借住在施剑翘家的同乡同姓人施靖公。此人是阎锡山的中校参谋,来天津办事,因与施从滨有过交往,便借住在施剑翘家。他闻听哭声,来到母女俩面前,对施剑翘说:“我曾经受过施公的栽培,对小姐的遭遇深表同情,如果小姐愿以身相许,我决心为施公报仇。”施剑翘此时已被复仇的火焰烧得心焦意乱,心想只要能为父报仇,什么委屈也能咽下。就这样,施剑翘决然冲破了同姓不结婚的藩篱,跟随靖公迁居太原。未曾料想,施靖公随着官运亨通,越来越贪生怕死,施剑翘几次催促,他都无动于衷。施剑翘又一次失望了,并于悲愤中写下“一再牺牲为父仇,年年不报使人愁”的诗句。 转眼到了1935年,施从滨被杀已整整10年了。就在这一年,施剑翘听到孙传芳兵败寓居天津的消息,遂感到为父报仇的机会到了。她毅然离开太原前往天津。又是农历九月十七,施剑翘一早就来到观音寺为亡父烧纸、念经。之后她偶然从一个和尚口中探听到靳云鹏和孙传芳都是天津佛教居士林的居士,孙还是该林的理事长。 第二天,施剑翘就化名“董慧”,委托一位女居士介绍加入了居士林。此后,施剑翘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孙传芳的身貌、口音及活动规律等,知道他每周三、六必到居士林听经,随即做了刺杀他的具体安排:购置一台油印机,将准备好的《告国人书》和遗嘱印制出来,打算在杀死孙传芳后散发;把11月13日定为替父报仇的日子,因为这天是星期三,按照惯例,孙传芳这一天必到居士林听经。孙传芳殒命居士林
1935年11月13日终于到了,可是偏偏天公不作美,一大早就下起了小雨。施剑翘估计孙传芳未必会来,便把准备好的左轮手枪和传单等物暂时放在家里,自己空手来到居士林观察动静。中午过后,仍不见孙传芳的踪影,施剑翘正有放弃行动之意,忽见一位身披袈裟、年约50岁、留着光头的人走进了佛堂,施剑翘断定此人就是孙传芳。她立即租了一辆小汽车,匆忙赶回家中,取出手枪、传单等物,又返回居士林。 此时,佛堂里已经坐满了听经的居士,孙传芳端坐在中央。施剑翘找了一个靠近炉火的后排座位坐了下来,马上她发现这个位置离孙传芳距离太远,万一失手将前功尽弃。于是,她对身旁的看堂人说:“我的座位离火炉太近,烤得难受。前面有些空位,可不可以往前挪一下?”看堂人点头表示允诺。施剑翘站了起来,伸手握住了衣襟下的手枪,两眼盯着孙传芳发亮的秃脑袋,眼睛里放射出仇恨的光芒。她快步来到孙传芳身后,还没等周围的人看清来人是谁,便拔出枪来对准孙传芳的耳后,扣动了扳机。一声枪响之后,孙传芳扑倒在地,施剑翘怕他不死,又朝他的脑后和背后连开两枪。 佛堂里顿时混乱起来,施剑翘边散发传单边大声说道:“我叫施剑翘,为报杀父之仇,打死了孙传芳。详细情况都在这传单上写明。我不走,你们可以去报告警察。”有胆大的人拾起传单观看,只见上面写着:“父仇不敢片时忘,更痛萱堂两鬓霜。纵怕重伤慈母意,时机不许再延长。不堪回首十年前,物自依然景自迁。常到林中非拜佛,剑翘求死不求仙。”还写道:“施剑翘(原名谷兰)打死孙传芳,是为先父施从滨报仇;详细情形,请看我的告国人书;大仇已报,我即向法院自首;血溅佛堂,惊骇各位,谨以至诚向居士林及各位先生表示歉意。”随后,施剑翘从容地拨通了警察局的电话。第二天,天津、北平、上海各报都以头号字标题刊载了这一消息,全国为之轰动。施剑翘遇赦免徒刑
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的案件在天津的地方法院审理。按照当时的法律,施剑翘的行为应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死刑。在法庭上,施剑翘毫不畏惧,详细陈述了自己艰难的复仇历程,最后说道:“父亲如果战死在两军阵前,我不能拿孙传芳做仇人。他残杀俘虏,死后悬头,我才与他不共戴天。”施剑翘的陈述以及律师的辩护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个旁听者,也感动了法官。 在审理过程中,社会各界纷纷对施剑翘表示声援,并强烈呼吁国民政府释放或特赦施剑翘。法庭鉴于施剑翘的为父报仇情节以及社会各界的反应,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施剑翘有期徒刑10年。这已是谋杀罪中最低的刑罚,但施剑翘并不服判,她上诉到天津市高等法院。高等法院接受上诉,改判其有期徒刑7年。施剑翘仍然不服,再上诉到南京全国最高法院(中华民国讼诉制度为三审终审制)。在这期间,国内民间团体要求释放施剑翘的声浪日益高涨。冯玉祥、于右任、李烈钧、张继等30位党政要人也向政府吁请。在舆论压力下,1936年10月14日,国民政府下令将施剑翘特赦。 施剑翘出狱后,发誓要在她的后半生为国家和民族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施剑翘奔波于长沙、重庆等地,为抗日军队筹措慰劳品。抗日战争胜利后,她又在冯玉祥、陶行知的支持和帮助下,在苏州创办了从云小学。在这期间,她和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有过多次接触。[1] 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的英雄事迹被拍成电影<女刺客> 女刺客剧情简介 军阀混战,名将许松平成了东南联军司令陈全光的俘虏。许松平的女儿许越男胸中燃起复仇的烈焰。越男变卖家产请土匪帮忙,但失败了;她求助堂兄,堂兄食言;她又寄希望于王庆洪,但两人成婚后,王便把复仇置于脑后。10过去了,许越男已成为母亲,但复仇之心一刻也没有减弱。她毅然离开丈夫,找到了老态龙钟当了佛家弟子的陈全光。好友告诉她陈全光依然是勾结日寇的刽子手。许越男便坚决的打死了正在讲经的“大师”。在舆论的声援下,许越男没有坐牢,带着自己的女儿开始了新生活。
稿件来源: 本站整理
|
编辑: 双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