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之五:历经风雨弥坚牢

时间:2010-11-15 11:11:36
 

历经风雨弥坚牢

陈瑶湖镇水圩村,有一座清朝乾隆年间的房子,原为谢氏宗祠,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作为水圩小学教室。据说,每年新生走进水圩小学教室第一天,老师都会庄重地告诉这些孩子们,这间教室是不平常的,是革命前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确实,这座建于两百多年前的古老建筑,曾是我抗日民主政权――桐东区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

水圩,地处三公山和陈瑶湖之间。三公山,群峰绵延,山高谷幽,林木森森。陈瑶湖,碧波万顷,河汊纵横,芦苇茂密。桐东正因为这种特殊地形,为我党和新四军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环境。新四军曾在这里开辟过两块抗日游击根据地,即桐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和桐南抗日游击根据地。枞阳全境均属两块根据地及其游击区域,成为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皖江抗日根据地自始至终的重要组成部分。

桐东抗日游击根据范围大致为今枞阳县东部三官山、陈瑶湖一带区域,包括今陈湖、横埠、周潭、钱铺、老洲等乡镇。东北连无为抗日民主根据地,西南连桐南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无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西南屏障。桐东根据地始创于19403月,直到抗日结束,我党政军人员奉命北撤时止,历时5年零5个月。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及其所属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特务大队开创了根据地的雏形;新四军三支队挺进团为根据地的发展和稳固作出了重大贡献;新四军755团为根据地的恢复作出了不懈努力;7师沿江支队开创了根据地的盛期。期间于194010月,在新四军三支队挺进团和中共桐庐县委的主持下,召开了桐东8乡参议会,成立桐东乡政联合办事处。年底,成立桐东区抗日民主政府。区政府机关就设在水圩村谢氏宗祠。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标志着桐东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正式形成。

桐南抗日游击根据地范围大致为今枞阳县南部沿江一带,包括汤沟、仪山、藕山、石矶、会宫、枞阳镇和江心洲等地。桐南根据地东北连桐东抗日游击根据地,西接花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桐南根据地始创于19432月,至抗战胜利之时,历时2年零6个月。桐南游击队为桐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努力。

桐东、桐南抗日游击根据地与花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基本连成一片,在保护无为抗日民主根据地、打通新四军七师与五师的交通联络、打击日伪顽军、护送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突围人员、为人民军队输送物资和兵源等方面作出不懈努力,为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水圩谢氏祠堂,是创建枞阳县境内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见证,是我党组织和新四军不畏强敌、英勇战斗的见证,是新四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见证。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听到它回响着当年枞阳人民渴望得到解放和当家作主、建设自己的政权的强烈心声。

作者:枞阳县史志办 汪学华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双车道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