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骨何须桑梓地
陈瑶湖镇政府附近,有一块墓地。这里,长眠着一位抗日烈士。沉默的墓碑上,只有寥寥几个字:鲁生烈士墓。每逢清明节,都会有许多青少年学生,怀抱鲜花,来到墓前,虔诚地伫立,默默地缅怀。也许,风雨将会侵蚀墓石,岁月也会漫漶碑文,但我相信,鲁生这个名字,将永远留在史册上。
鲁生,原名蒋永孚,1916年生,湖北省黄梅县人。七七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5月,任黄梅县抗日后援会副主任,12月任中共黄梅县委青年委员。鲁生的父亲在国民党湖北省高等法院工作,他对鲁生参加共产党百般阻拦。鲁生义无反顾,毅然抛别家庭,在中共豫皖边工委的安排下,来到安徽,于1939年11月任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组织部长,1940年3月,鲁生随中心县委赴桐东地区开展工作。5月,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改为中共桐庐潜怀无中心县委,鲁生任县委组织部长。10月,中心县委又改为中共桐庐县委,鲁生任书记。在此期间,鲁生为建立和发展党领导的武装、开辟桐东抗日根据地、打击日伪顽军,立下了赫赫战功。1941年2月,日军纠集3000兵力,四架飞机、四辆坦克,疯狂扫荡桐东抗日根据地,鲁生与敌人战到最后一刻,不幸牺牲,年仅25岁。
陈瑶湖为之呜咽。一个异乡赤子,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人民的解放,四海为家,英勇战斗,把年轻的生命,寄托在陈瑶湖的万顷碧波之中。怀抱异乡的赤子忠魂,枞阳何幸,桐东何幸!
翻开枞阳革命史,多少异地他乡的仁人志士,都永远长眠在枞阳大地之下。胡继亭,安徽金寨人,曾任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书记,新四军7师沿江支队参谋长,沿江团政委,1944年2月在反击国民党桂顽进攻桐东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28岁。叶明,浙江省慈溪县人,曾任桐东中心区委书记,1944年7月在桐东被国民党逮捕至桐城后百般折磨,始终不屈,终遭残忍杀害,年仅26岁… …又有多少捐躯革命事业、青史难载的无名英雄,已经永远安息在枞阳这块青山碧水之中。更有无数枞阳儿女,为了民族的生存和人民的幸福,埋骨他乡。面对60年后中华民族的崛起,人民的民主、自由和幸福,他们也应该欣慰了吧!
众志成城,敢教夷虏剑戟折;坚船利炮,难摧炎黄金瓯缺。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终于把一百多年的屈辱史,画上了一个艰难的句号。枞阳的党组织、人民和新四军指战员,浴血奋战,终将长缨缚苍龙。沐浴着60年后的和风熙日,我们又怎能忘记那段阴霾满天的历史。
作者:枞阳县史志办 汪学华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双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