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现处安徽枞阳,父亲过去经常跟我说我们祖上本是山东,太平天国在我们隔壁的横埠镇当地一条叫小水涧河里与清军苦战,我祖上(我爷爷的爷爷的父亲)战死,留下一遗孀带一个三个月大的小孩,流落至我们老家现在所在地,后那女子嫁与当地景堂公(音)做了第三房,景堂公在当地极有声望,类似于族长一类。三个月后那女子就死了。可能由于语言不通,只知道她们是山东人,那小孩(我爷爷的爷爷)姓杨,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关于那女子的情况,我只从父亲那了解一些大概。
"会写字(古时女子会写字就非常不简单了,我一直奇怪会写字怎么会沟通不好?),还戴有金耳环金戒指",会写字应该是个贵家子女,能戴耳环戒指应该嫁的也是大户。后来景堂公想给那孩子过继到黄家,但是当地黄姓男丁都不同意,怕日后分了家产,后来给他娶了亲,战死的那个祖上已经没有墓了,但是那女子和那小孩的墓现在还在,每年祭祀我们首先都是去他们两的墓。
自小水涧一战后,剩余太平军在今当地天门口(村名)又有一战,后约有1000多将士尸体埋于当地,据说到1958年那个墓还有个形状,后文革中除四旧给毁了,现在成了一片菜地。我从附近的一个小庙里看到说当时太平军的将领是东王杨秀清,时间大概是185几年初,可是我查的一些资料上关于枞阳会议以及在附近的三河镇发生的三河镇大捷都是1857年,指挥将领是陈玉成,我说这话不是说我们是杨秀清一脉,只是觉得史实跟地方传说有出入,也许是我们祖上战死的那一仗就是个普通战役,但是关于杨秀清带的那支军队,在我们附近几个村子有不同的民间版本,基本上跟我父亲说的情况吻合。我过去曾经想过以后有钱了再结合写史实去寻,但是现在突然想到利用天涯来发布一下。我相信祖上那边肯定有老人还知道这个事,包括是否带了一个怀孕女子或小孩随军。父亲说当时太平军行军都是带家小的。
重复一遍,185几年左右,祖上山东,杨家,可能是随杨秀清带的队伍,一个女子,会写字,还戴有金首饰。知道的透个风,不知道的捧个场。作者:南极剑客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双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