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讲述在他毛遂自荐后,黄镇荐其上北影的往事
再过几天,安庆枞阳县城幕旗山北侧的县图书馆就要开馆了,这座图书馆以当地出生的开国名将黄镇命名。就在开馆前,图书馆得到一个好消息,著名导演张艺谋将为图书馆开馆送上一本他亲笔签名的新书。在这本名为《张艺谋的作业》的书中,张艺谋讲述了他与黄镇之间的“高山流水”情。 向文化部部长毛遂自荐以老将军黄镇命名的图书馆不仅承担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全部职能,同时它还兼具“枞阳历史名人纪念馆”、“枞阳县史籍文库”的多种职能。
这本名为《张艺谋的作业》的书籍,是以张艺谋口述加图片,由作家方希执笔而成。其中以导演张艺谋在青年时代的摄影作品为线索,讲述一个原本只是陕北普通工人如何实现梦想的故事。其中张艺谋用较大篇幅回忆了时任文化部部长黄镇当年破格让北影招录他的故事,言语之间,颇含感激之情。
1977年的大事记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恢复高考。彼时,张艺谋还是在每天下班之后,忙着摄影和冲洗底片,“自学成才”。直到1978年,摄影青年突然想考大学。趁着一次去北京出差的机会,张艺谋带着自己的作品前往北影老校区小西天报名。“老师都说水平不错,可就是不让报名,年龄过了。”因为年龄超标,张艺谋铩羽而归。
然而在别人的提点下,他开始酝酿一个现在看来都很大胆的想法——带着作品向时任文化部部长的黄镇毛遂自荐。
黄镇“批示”让他进北影为了让自己的作品看得上眼,张艺谋没少花功夫。“连着熬了一个星期的通宵。”张艺谋把自认能代表水平的照片精心制作成相册,并给部长写了自荐信。
如何能把这两件东西送到部长手上,全家连带朋友都在帮忙想办法。通过亲友,他们首先找到了画家白雪石,又通过白雪石找到漫画家华君武。
1978年7月20日,在文化部任职的华君武将信和张艺谋的作品一同送到黄镇手中。跟华君武信中的意见相同,黄镇认为张艺谋的作品“很有水平,应该加紧培养。”然而第一次批示到达北京电影学院后,却遭到了拒绝,原因仍旧是“年龄太大”。
“在张艺谋入学的事上,黄镇责成华君武给电影学院转述他的意见,坚持要张艺谋入学。他并不认识张艺谋,也并没有看任何人的面子,他只认才华,认为要给有才华的人机会。”方希说,“黄镇部长对于一个咸阳的工人而言,非常遥远,如果不是这些亲友和热心画家们的帮助,张艺谋不可能上学,更不可能成为现在的电影导演。张艺谋适逢其时,是他的幸运。”(吴碧琦)
稿件来源: 新安晚报
|
编辑: 双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