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父老兄弟姊妹公鉴:
今天施剑翘打死孙传芳,完全是为先父报仇。在十年前(即民国十四年)十月三日,有一位堪为军人模范的老将军施从滨在蚌埠车站被孙传芳杀害的,那位老将军就是我的先父。现在我把他老人家的为人和这段事的经过,简单地向各位申述:
先父施从滨,字汉亭,祖居安徽桐城砂子岗镇。兄弟四人,滦州起义烈士施公从云,即先四叔父也。少孤贫,先父弱冠从军,历任曹州、镇江、兖州、济南镇守使、师长、军长、山东军务帮办等职。生平立言行事,尊效关、岳,尤以解除民众痛苦为己任。爱民爱国,一点忠心,非特齐、鲁民众有口皆碑,皇天后土,实所共见。当先父镇守曹州时,该地民风强悍,失业者多流为盗寇,先父多方筹划,创设草帽工厂,收容失业者,授以工艺,使能自食其力,活人无算,盗贼之风顿息,至今该厂营业不衰,此先父为政之一斑耳。常教翘等手足而言曰:“汝等存心立志,须能爱民爱物,勿怠堕,勿骄奢,应克己而益群,毋损人而利己。勤劳俭朴,乃人生之美德,汝等其永记之。”先父秉性清廉,为官数十载,所余者房屋数椽,薄田数亩而已。
慨自民国十三年政变,张宗昌督鲁,先父以年将耳顺,请退者三。卒以民众之爱戴及政府之慰留,不果辞。十四年孙传芳以五省之众,自称联帅,南拒革命之师,北窥齐鲁之境,穷兵黩武,祸国殃民。先父为捍卫地方,奉政府命,率师战于徐州之野,将士用命,屡战皆捷。卒以孤军深入,众寡悬殊,且见忌于张属,后援不继,遂至兵败被俘,于民国十四年十月三日上午四时,被孙杀害在蚌埠车站之侧,时年五十九岁。夫两国相持,不斩来使,国际战争不加害被俘长官,况国内之同胞乎?而孙传芳鬼蜮其心,豺狼成性,冒天下之大不韪,启内战之端源,粉身碎骨,死有余辜。若孙之伤天害理,反自称“联帅”,与大匪首有何异乎!唯我先父,为国为民,奔走数十载,身逢乱世,卒以热血头颅,牺牲疆场,以政府之命官,为捍卫地方而被杀于乱臣之手,宁不冤乎?宁不痛乎?先父之冤,举国尽悉,中外人士,俱起公愤。而当时之政府,以孙握有五省兵权,惧莫敢问,致此为国牺牲头颅之老将军含冤地下。苍苍蒸民,谁无父母?剑翘处此,呼天不应,吁地无门,能不卧薪尝胆而图报此不共戴天之仇乎?是以忍痛含悲,侍母教弟,蜷伏津门,期乘杂乱纷争之际,借政治或军事之力以雪此仇,故于民国十七年牺牲一切,与同姓施靖公结婚,彼当时曾任要职,窃意借此可报父仇。孰意北伐成功即遭编遣,从此一蹶不振,岂非命乎?从兄中诚,自幼受先父教养培植,且藉先父遇难之机,得握兵权,但此不共戴天之仇,久已置之度外,此手足也,良可怨夫。大舍弟则凡自日本留学回国,即期进行此事,翘阻止曰:“死者之仇当报,但生者之气也当争。若弟有万一,则母老弟幼,情何以堪?你我应共同努力,以期万全,达成此志,免伤母怀,是为上策。” 时至今日已十年之久,且先父已拟定今冬或明春安葬,翘意在先父安葬之前,务求将孙打死,好慰老父在天之灵,亦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也。以是离并返津,秘密进行,以必死之决心,尽为人子之天职,成败利钝,非所计也。事成而死,此信可作遗书;幸而不死,此信可作供辞。伏乞苍天鉴翘一点愚忱,则翘得瞑目矣。临楮怅望,不知所云,诸维鉴察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