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城市的空调房里,难以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唯一可感知的,是白天变短了。当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时,冬至节气就到了。
冬至是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节日。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即相当于现在的春节。后来实施夏历,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节气之首,有“冬至大如年”之说,称之为“亚岁”。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仪式,以示庆贺。《汉书》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晋书》亦有记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那时候人们”更新衣,备酒食,享祀先祖。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在冬至这一天,君主与大臣们都不过问国家大事,百姓也放下农事,尽情玩赏游乐。
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冬至过后,太阳从南回归线逐渐北移,白天渐长,春天也为期不远。“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既然冬至是太阳回归北上的转折点,当然值得庆贺。在这一天,人们着新装,吃美食。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
后来的冬至虽没有了张灯结彩,但在农村,还保留着传统的习俗。在北方,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在南方,冬至吃米团、圆子、南瓜粑,还要用长线面祭天祭祖。走在乡间小路上,处处可见升腾的炊烟,家家飘溢着美食的幽香,诱得路人脚步匆匆。庄稼人向来好客,我包了饺子,送你一碗;你做了南瓜粑,送我一盘;他做了米团,又送我一袋。又香又甜的点心,吃在嘴里,暖在心里。冬至的日子,热食暖身,亲邻暖心,和睦友好、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真的不亚于过年呢。
如今的日子每天都像是过年,特别是蜗居在城市的阁楼里,无法感知季节的更替,更无法感知冬至美食的温暖。“冬至大如年”的风俗,已变成遥远的记忆。疏泽民
稿件来源: 安庆日报
|
编辑: 双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