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管鲍之交

时间:2014-12-26 08:51:16

鲍昔军

  一、合伙分金

  鲍叔牙和管仲同为安徽颖上人,两家世交,少年时结识,稍大时二人合伙做生意。

  管仲家境困难出资少,鲍叔牙出资多。生意做的不错,鲍叔牙手下发现管仲用挣的钱先还了自已欠的一些债!(这钱还没入帐就给花了,现代会计上的名词叫:坐支,而且私自花钱恐怕离贪污公款罪也不远了。)更可气的是到年底分红时,鲍叔牙同样分给管仲一半的红利。

  这可把鲍叔牙手下的人气坏了,有个手下对鲍叔牙说,他出资少,平时开销又大,年底还照样和您平分效益,显然他是个十分贪财的人,要我是管仲的话,我一定不会厚着脸皮接受这些钱的。 鲍叔牙斥责手下道:你们满脑子里装的都是钱,就没发现管仲的家里十分贫寒吗?他比我更需要钱,我和他合伙做生意其实就是想帮他,此事你们以后不要再提了。

  二、一起充军

  后来管仲、鲍叔牙一起充了军,二人友情更甚。 有一次齐国和鲁国开战,双方军队经常展开大撕杀,冲锋的时侯管仲总是躲在最后,跑得很慢,而退兵的时候,管仲却跟飞一样的奔跑,这种情况连续三次。当兵的都耻笑他,说他贪生怕死,领兵的想杀一儆百,拿管仲的人头吓呼那些贪生怕死的士兵。

  关键时刻,鲍叔牙站了出来(此时鲍叔牙因作战勇敢并很有计谋,早已当上军官!)他替管仲辩护道:管仲的为人我最了解,他家有80多岁的老母亲无人照顾,他不能不忍辱含羞地活着以尽孝道。管仲后来听了鲍叔牙的这番话,感动的流下了热泪,他哭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唯鲍叔也!

  过了两年多,管仲老母病逝,他心中没了牵挂,这才踏下心来为齐国效命,果然是比谁都作战英勇,很快就得到了提拨重用。

  三、各为其主

  齐僖公死后,太子吕诸儿即齐襄公就位。

  齐襄公弟弟公子纠看管仲是个人才,便要他当了自已的谋士。而鲍叔牙呢,则跟随齐襄公的另一个弟弟公子小白,公子小白拜其为军师。两个好朋友各自辅助一个公子,干的很卖力气。 好景不长,昏庸的齐襄公总是疑心他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要篡夺他的王位。准备让手下的人找机会干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两个公子闻到风声,公子纠带着管仲跑到了鲁国的姥姥家去了,公子小白也带着鲍叔牙跑到了莒国的姥姥家避难。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暴虐、与妹妹乱伦、害死妹夫鲁桓公的齐襄公被手下的将士杀死,他的弟弟公孙无知即齐僖公弟夷仲年之子被拥立为齐国君王,你听听这名子——公孙无知,肯定是个无知笨蛋吧!没过多久,也被手下大臣给杀掉了,齐国当时无君王,一片混乱。

  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鲁国的公子纠得到消息后,都觉得是自已继承王位的机会来了,急忙打点行装,回国争夺王位。

  四、阵前对垒

  管仲作为公子纠的谋士提醒主子:公子小白所在莒国离齐国很近,如果他先一步回到齐国,主公就没戏了,还是我先带一队人马去拦截公子小白,让鲁国派大将曹沫带另一队人马护送主公回国。

  公子纠答:好主意!

  当管仲带人马赶到莒国和齐国的交界处,正碰上鲍叔牙带领一队莒国人马护送公子小白飞弛而来。 管仲上前拦住去路,说:王爷你不好好在莒国呆着,要干啥去?

  公子小白说:我回国操办哥哥丧事去啊!

  管 仲说:您的哥哥公子纠已经回到齐国操办此事了,我看您还是返回莒国好好呆着吧!

  鲍叔牙虽和管仲平日有手足之情,但现在各为其主!他瞪着眼睛喝斥管仲:我们公子回国有自已的事情,你管的着吗?再说你扯的瞎话瞒得了别人瞒不了我鲍叔牙呀!公子纠真的回到了齐国,那你还干嘛带人来拦截我家主公呢?

  管仲谎言被揭,脸色通红,一时无言以对。鲍叔牙不敢耽搁,命令部队火速前进,管仲见状,要是拦不住公子小白,自已还有啥脸面见自已主公公子纠啊!于是他心一横,搭弓取箭,朝着车上的公子小白用力射去,小白大叫一声,栽倒在车上,管仲见大功告成,带着人马飞逃而去。

  没想到管仲这一箭恰好射在公子小白的带钩上,一点也没伤到人,公子小白以前通过鲍叔牙介绍知道管仲有勇有谋、箭法利害,要是再补上一箭或者在路上设计陷害,他麻烦就大了,或许没命,于是大叫一声装死倒在车里。见管仲跑了,他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鲍叔牙见公子小白平安无事,大喜!立刻命部队抄小路向齐都全力疾弛。

  管仲自以为射死了公子小白,不急着赶路了,不慌不忙地护送公子纠向齐国进发,结果到了齐、鲁边界,一支齐国的小军队拦住了他们的车马,为首的说:我奉齐国新君王公子小白之命,前来通知鲁国,请你们不必送公子纠回国了。

  管仲一听,才知自已没把事情办好,上了公子小白和鲍叔牙的当。一气之下把为首的给杀了,公子纠更是什么也不顾,命令大将曹沫率领仅有的500多鲁国士兵跟齐国拼命。

  齐、鲁两国开战,鲁国本来就是个小国,兵马少,又是到人家齐国门口来打仗,那有不败的道理!初战辛亏大将曹沫很勇敢,保护公子纠和管仲逃回了鲁国。

  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帮助下登上了齐国君王的宝座,称为齐桓公,后来成为春秋时期五位霸主之首,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只说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清除后患,把他的兄弟公子纠干掉!

  齐桓公命令鲍叔牙率领30万兵马去攻打鲁国,齐国很强大,小小鲁国虽有管仲相助,怎是对手?但为了公子纠这个外甥被迫应战,结果连连败北,鲁国君王眼见顶不住要被灭国,就派人和鲍叔牙讲和。

  鲍叔牙提出两个条件:一是把公子纠杀了,二是把管仲交还齐国,不然的话绝不退兵。鲁庄公没别的法子,只好照办。把公子纠的人头和管仲一起交给了鲍叔牙,管仲此时成了鲍叔牙的阶下囚。

  五、举贤重德

  在齐国边境堂阜(今蒙阴县西北部),鲍叔牙兴高采烈地迎接自己久别重逢的故友。

  囚车一进入齐国境内,他就马上命令打开囚车,去掉刑具,让管仲洗浴更衣。稍事休息后,鲍叔牙提出,希望管仲能辅佐桓公兴齐图霸。

  管仲对鲍叔牙说:“我与召忽共同侍奉公子纠,既没有辅佐他登上君位,又没有为他死节尽忠,实在惭愧。现在又去侍奉仇人,那该让天下人多么耻笑呀!

  鲍叔牙诚恳地对管仲说“做大事,常常不拘小节,立大功,往往不需他人谅解。你有治国之才,桓公有做霸主大志,如你能辅佐桓公,日后就会功高天下,德扬四海。”

  这边厢刚刚劝好管仲,又到了桓公处。 鲍叔牙帮齐桓公登上王位,又帮他固王位排除异己杀了公子纠,齐桓公看重他的才华,并感念他的忠心和所立大功,请他做国相,没想到鲍叔牙并不接受。

  鲍叔牙说:以前我帮主公做事,那全是凭我对您的忠心而竭尽全力,现在您要把国相这么重要的职务交给我,这绝不仅仅凭我的忠心就可以做好的,您该找个比我更有才能的人才行!

  齐桓公说:在大臣中,还没发现比你更出众的人才!

  鲍叔牙说:我举荐一个人,保证能帮您成就霸业!

  齐桓公急忙问:这个人是谁?

  鲍叔牙说:此人就是——管仲,我把他从鲁国要来,就是要他回来帮您的! 齐桓公一听火了,拍案而起!说:管仲拿箭射我,差点要了我的命,我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一箭之仇尚且未报,你反而让我来用他做国相?我看他是你朋友,否则早就让他成为刀下之鬼!

  鲍叔牙恳切地说:管仲不顾一切地为公子纠卖命,用箭来射杀主公,这不正好说明他对他的主子是一个非常忠义的人吗?忠其主是起码的做人准则,他当时那样做并没有错。现在要治国了,若论才华,他远远超过我鲍叔牙!您要成就霸业,非得到管仲的辅左不成,如主公不计前嫌重用他,他维一的出路就是死心踏地的为主公卖命!

  齐桓公是个很聪明也很有肚量的人,听鲍叔牙如此说,觉得很有道理。心想,鲍叔牙智谋才干前无古人,他不愿为相,却竭力推荐管仲为相,肯定有他的道理,如继续命他为相,恐有不测。

  为了齐国的利益,齐桓公还是听了鲍叔牙的,断然弃忘前嫌,拜管仲为国相。

  六、成就霸业

  管仲很感激鲍叔牙相救和齐桓公不杀之恩,也对齐桓公的大度和睿智所折服,决心鞠躬尽瘁、竭尽全力报效齐桓公,他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经济,重新给农民划分土地,由于他从小经商,也很重视和其它国家通商和发展手工业。他还对国家军队实行严格的训练和管理,使之成为战斗力很强的一支军队。 由于管仲的改革,齐国在几年内就兴盛起来,获得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地位,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齐国恒霸中原30余年。

  有趣的是,有一次管仲病了,齐桓公和管仲探讨下任国相的问题。

  齐桓公问:假如国相你要是死了,谁接任你的国相呢?

  管仲说出了一个人名,齐桓公又问:那么第二人选呢?管仲就又说了一个人的名字,齐桓公又问:那么第三人选呢?管仲就又说出了一个人名。

  齐桓公很不高兴的再次问:那么第四人选呢?

  管仲说:主公如此问,那就是鲍叔牙了!

  齐桓公说:真的很奇怪,鲍叔牙才华横溢,当年立下大功,自己不为国相,却竭力推荐你。听说你们关系从小就好,以前一起做生意,他让着你;在一起当兵时你差点被杀,也是鲍叔牙为你说情;你上了公子纠的贼船,射我一箭,要不是鲍叔牙,我早就把你杀了,鲍叔牙却在我面前积极推荐你为国相,怎么现在请你推荐下任国相的人选时,你竟然把鲍叔牙放在第四人选的位置上呢? 管仲真诚地说:主公,我们现在是在讨论谁最合适做齐国下任国相的问题,主公并没有问谁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呀!我和鲍叔牙私交很好,我这一生唯一感激的人就是鲍叔牙。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之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牙智谋才干的确不在我之下,但他过于仁德、孝义,如他愿做国相,现在和主公讨论下任国相问题是他而不是我了。是主公如此问,否则第四国相人选也不是鲍叔牙!

  齐桓公恍然大悟!

  (后编:鲍叔牙自己不为国相的原因,管仲知其一不知其二。鲍叔牙知道自己过于仁德、孝义,不象管仲有霸气、有手腕,你想,一旦为相,生杀大权在手,一生得杀多少人!鲍叔牙处于朋友交谊,要救管仲,当时管仲已经是齐国阶下囚,与齐桓公有一箭之仇,齐桓公时刻都想杀之,只有做国相了,是齐国第一人才,才能免于杀身之祸。这些都是管仲知道的原因;另一层原因,鲍叔牙深知,伴君如伴虎,凡真正世外高人都极具隐世之心,后世有汉代开国功臣张良、明代开国功臣刘伯温,都是一等一谋士,在辅助的主公刘邦、朱元璋取得天下时,立即退出隐世,并没有帮助治理国家,想来是效仿鲍叔牙。历史事实证明,这些杰出的政治家,都是正确的。向浮山鲍氏一世祖鲍叔牙致敬、学习!)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双车道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