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童长荣:第一位为抗日牺牲的中共高级将领

时间:2015-07-06 14:20:16

 □ 盛季兰

 

  编前语

   今年,是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值此之际,大力宣传抗战事迹,努力弘扬抗战精神,深入研究抗战理论,深切缅怀抗战先烈,这对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养和造就大批忠诚于中国共产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民族、忠诚于人民的党员干部队伍和新型公民,对于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此前,国家民政部首批公布了300名著名抗日英雄名录,皖籍英雄童长荣的名字赫然其中。从这份具有客观性、权威性、准确性的名录中可以看出,他是中共第一位为抗日牺牲的高级将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金日成,当年曾是他麾下的安图县游击队队长。童长荣,他的一生短暂而又辉煌!

   童长荣(1907——1934),字灿华,曾用名张长荣、张树华等,东北东满抗日游击队的主要创建者之一。1907年11月出生在安徽省湖东县(今枞阳县)一个贫寒的书香之家。自幼丧父,由寡母抚养长大,6岁进私塾,1921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期间,参加学运斗争,被推举为学生联合会的领导成员。为安徽青运先驱者之一。不久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踏上革命道路。

   1925年8月,童长荣公费留学日本,后转入东京帝国大学。他一边学习,一边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日本特别支部的领导成员之一。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他在东京组织了社会科学研究所,向旅日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侨宣传马克思主义。1928年5月,日军制造济南惨案。童长荣参与组织了“中国留日各界反日大同盟”,掀起声势浩大的反日斗争。日本当局将他逮捕,施以严刑,但毫无收获,只得以宣传共产主义为名,将其驱逐出境。回国后,担任中共上海沪中区委书记,参与“左联”的发起和筹备工作。1929年,调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到任后,他深入农村广泛发动群众,迅速建立起河南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推进革命斗争作出重要贡献。

   1931年3月,童长荣赴东北,担任中共大连市委书记,领导大连地区的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反日斗争。到任后,他化名张树华,深入工商学界,发展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三泰、三菱油坊工人罢工,组织“五一”、“五卅”群众集会,进行反帝爱国斗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为加强对东北抗日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抽调大批骨干力量紧急赶到东北各地。童长荣与日后扬名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等一起,第一批接受发展武装斗争的任务,他被任命为东满特委书记。

   东北抗日有多苦?老一辈革命家彭真曾评价说,我们党有三件事最苦:两万五千里长征、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东北14年抗日。抗战史研究专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撰文说,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开辟抗日战场最早,坚持抗日斗争时间最长,牵制敌人兵力之众多,经历困难与磨难之多,要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联。还有人曾评价东北抗联的将士们是在“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挑战人类生存极限”。抗联14年艰苦卓越的斗争,牵制了大约70多万日本关东军,减少了正面战场的压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童长荣当年战斗过的东满,是今天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一带。在当时东满领导人中,朝鲜族人多,不识字的多,他入党时间最早,学历最高,虽然那时才24岁,但之前已有到日本留学,在白区做过文化、群众、武装等工作的丰富经验,有担任过河南、天津、大连等省(市)委书记的经历,是一位年轻的“老革命”了。他成了东满抗日的主心骨。

   童长荣一到,在了解东满敌情社情后,对东满的抗战作了精心布局。主要抓建立健全党的各级组织机构,开展武装斗争,创建反日游击队,建立人民政权,团结各方力量结成抗日统一战线等方面工作,为东满后来的抗日奠定了良好基础,开拓了全新的局面。

   在东满特委的根据地汪清县,童长荣身体力行,亲自到各县或游击区视察工作,布置任务,考察任命干部。游击队建立初期,白手起家,缺枪少弹,他号召大家从敌伪手里夺枪,自己制造炸弹。

   日后名扬全球的金日成,当年曾是童长荣麾下安图县游击队队长,他在回忆录中还生动地介绍“牛皮步枪”(用吃剩的牛皮迷惑敌人以夺取步枪)和“延吉炸弹”的来历。童长荣有革命先知者的思想和情怀,他深知抗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少数人的事,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因此,他不怕危险,主动耐心做其他一些抗日组织的工作,和一些军官、“山大王”结成朋友,得到他们的尊敬与信任;他还和一些日本反战人士交上了朋友,这些人为游击队捐款、送情报。他善于宣传党的政策,曾为贯彻落实中央的一份重要文件,从一个游击区赶往另一个游击区,一夜行走50多公里。要知道,那是深山老林里呀!开大会时,他总要利用机会给群众讲形势,他的安徽方言朝鲜族人听不懂,就找个“翻译”;他还在困难环境下,创建《两条战线》等报刊,两年之内,亲自撰写了近十万字的文章,一些文稿的页面上甚至沾染了点点血迹,那是他生病卧床时写的。他根据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体会,告诉自己的战友,日本也有许多贫苦人,他们并不愿意打仗,可以争取他们。他指导并亲自用日文写下许多打动人心的传单,劝他们不要为日本军阀卖命,以削弱敌人的斗志。那时候,游击队与敌伪作战,花花绿绿的传单成为必备“武器”。

   1933年春,童长荣指挥汪清县游击大队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军补充团,与前来讨伐之敌、有少将军衔的敌酋龟冈村一进行了三天三夜的较量。在消灭敌人的同时,还发动妇女儿童散发了大量的传单,如“你记得你当兵时你父母的眼泪吗?”“你的妻儿等你回家!”等等。龟冈村一见部下偷偷争看传单,士气低落,气得一连杀了20多名士兵,最后他自己也受了重伤不治而亡。这一次,一位辎重队司机名叫伊田助男的,将一汽车弹药藏在小树林里送给中国同志,并留下纸条后饮弹自杀。那支部队因人心不稳,后来被解散了。

   令人钦佩的是,从1932年下半年到1933年上半年,东满特委与满洲省委有近一年时间联系几乎中断,他们得不到上级的任何指示、回应和支持。年轻的童长荣,完全是凭着自己多年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政治素质、辨别能力,独立支撑着东满的抗日局面。这是怎样的忠贞!坚定!执着!

   童长荣是带着久病之躯,临危受命的。之前他已积劳成疾,患有肺结核病。到东满后,长途跋涉、恶战连连、天寒地冻、野外露宿,缺衣绝粮……这些连健康人都难以承受的生存和生活环境,极大地摧残了童长荣的身体。这一年,他肺病复发,日趋恶化,大口吐血,几度濒临死亡。他用颤抖的手给省委写报告,请求满洲省委从东满斗争需要出发,速派人前来接替他的工作……一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预感自己来日不多,冷静地安排自己的后事,将生死置之度外,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战友们用长白山区的野生中草药又挽回了他的生命。一年后,他的病再次发作,又遇上日伪大讨伐,童长荣为自己的身体影响工作向上级说明:“……我现在吐血,病又大发,接连已大吐三天了,比上次更厉害,我不能给省委做报告……”信中充满了自责。

   1934年3月21日,身患重病的童长荣和部队转移到汪清县十里坪庙沟一带时被敌人包围,情况十分危急。他从一名战士手中夺过一支枪,命令大家立即突围,他来掩护。战士们要背他走,他对大家说:“要坚决反日到底,收复东北失地!我是共产党,共产党要救中国全体人民,共产党万岁!”在狙击敌人时,他连续消灭了好几个日军,腹部中弹后,仍继续战斗,直至牺牲,年仅27岁。当战友们脱险后再回身寻找到他时,大家抱起他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遗体,用树皮细心包裹好,埋葬在密营旁边。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童长荣,你走得太匆忙了!东满的抗日需要你,你不是正筹划着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吗?你的家庭也需要你!几千里之外的长江北岸,一个叫做“枞阳”的小镇上,你可怜的寡母盼你盼得双眼失明,油枯灯灭!你如花般的未婚妻等你等得红颜尽失,白发如霜!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为了永远怀念他,将他的照片和事迹陈列在东北烈士纪念馆中。在他生前从事革命活动的安徽、吉林、辽宁等地,都以各种形式纪念他战斗的一生。1998年8月,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在大连英雄纪念公园为童长荣塑像,表彰他为争取民族解放而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童长荣烈士陵园坐落在汪清县东光镇,离殉难处不远。背靠绵延青山,一条县级公路蜿蜒于前。

   诗人贺敬之有一句诗:“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

   挺身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童长荣,你是安徽人民的好儿子!你是我们尊敬景仰的先烈前贤!

 

稿件来源: 安徽工人日报
编辑: 双车道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