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民族英雄童长荣

时间:2015-07-20 10:08:01

  童长荣,字灿华,曾用名张长荣、张树华等。1907年11月出生于枞阳县枞阳镇一个贫寒家庭。出生三个月前即丧父,由寡母含辛茹苦,抚养长大。1921年初,童长荣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1年4月,参加由蔡晓舟、刘著良等人在安庆菱湖公园召集的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6月2日,参加由安庆教育界掀起的反对军阀倪道烺、倪嗣冲、马联甲等削减教育经费以充军饷的“六二学潮”。此后,童长荣继续参加与领导学运斗争,被推举为学生联合会的领导成员,又进行了驱逐省长李兆珍、反对直系军阀曹锟贿选等运动,成为安徽青年运动先驱者之一。

  1925年8月,童长荣东渡日本,考入东京帝国大学附设第一高等学校。他一边学习,一边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东京特别支部的领导成员之一。留日期间,他与夏衍等人结识,参加了东京日本进步学生组织“社会科学研究所”,向旅日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侨宣传马克思主义。1928年5月,日军制造济南惨案,童长荣参与组织“中国留日各界反日出兵大同盟”,掀起声势浩大的反日爱国斗争。日本当局将他逮捕,拷打关押两个多月后,以宣传共产主义为名,将长荣驱逐出境。

  回国后,受组织安排,年仅21岁的童长荣担任中共上海沪中区委书记。当时上海是党中央首脑机关所在地,市内各区党的重要领导人都是有丰富斗争经验的共产党员担任,如刘少奇曾任上海沪东区委书记、李克农曾任沪中区委宣传委员等,足见中央对童长荣的信任。1929年,童长荣参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和筹备工作,成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实际发起人之一。

  1929年4月,童长荣作为中央巡视员,到河南省恢复和整理被破坏的党团组织,开展工农运动。1930年2月,担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到任后,他深入农村广泛发动群众,迅速建立起河南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推进河南地区的革命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1930年11月,任天津市委书记。

  针对由于日本侵略而日趋紧张的东北形势,1931年3月,根据中共满州省委要求,中央决定派童长荣赴东北,担任中共大连市委书记,此时童长荣已患肺病在身。到任后,他化名张树华,深入工商学界,发展群众革命组织和党的组织,领导三泰、三菱油坊工人罢工,组织“五一”“五卅”群众集会,领导大连地区的人民进行反帝爱国斗争。

  “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疯狂践踏中国东北大地。童长荣领导大连党组织,向全市工人发出《敬工友书》,号召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坚决斗争。1931年11月,中共满洲省委派童长荣到抗日斗争更尖锐、环境更艰苦的东满地区,担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12月,童长荣主持召开东满各县党团负责人联席会议,讨论研究东满形势和任务,作出了加强党对农民运动的领导、发动群众创建游击队、建立各种反日群众组织、夺取武器等项决议。特别是决议中创建党领导的游击队开展抗日斗争,事实上为东满党组织指明了工作方向,决定了东满地区后来十几年抗日斗争的前途。会后,童长荣领导特委其他成员深入东满广大地区发动群众,以延吉县依兰区为中心,开展春荒斗争,并夺取敌人武器。在延吉、和龙、汪清、珲春等东满各县成立10余支抗日游击队,总数200多人。

  与此同时,童长荣非常注重团结其他抗日武装共同进行对日作战工作,派遣共产党员协助汪清县的中国国民救国军抗日。在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指引下,仅在汪清县内,东满游击队与救国军协同作战20余次,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东满抗日武装的发展壮大使日本侵略者深为忌恨。1932年4月,日军将朝鲜占领军间岛派遣队调到东满地区,与关东军和日本军警一起,疯狂“讨伐”东满各地。4月到7月,日伪军与抗日武装作战达100多次,出动飞机380余架次。到年底,日伪军杀害无辜群众1200余人,逮捕1500余人。到1933年3月,日军对东满抗日游击区军事“讨伐”380余次,途径村庄半数以上化为灰烬。面对日军的野蛮侵略,童长荣率领东满抗日军民英勇反击,取得了反“讨伐”的多次胜利,消灭了日军一部分有生力量,并在反“讨伐”中组织起新的游击队,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府,形成了东满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人民战争局面。

  在领导抗日斗争的同时,童长荣非常重视东满地区的党团组织建设,形成了县委、区委、游击大队的党委会、中队的党支部、小队的党小组等比较健全的组织网络。到1933年3月,东满地区共产党员人数已达到1200多人,几乎占当时东北党员总数的一半,成为东满抗日斗争的中坚力量。

  1932年冬至1933年春,童长荣和东满特委的其他负责人继续领导游击区的广大军民,与日军周旋于深山密林之中,作战60多次,歼敌数百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其中于1933年3月,童长荣和特委游击队与共产党员李延禄率领的救国军补充团在汪清县马村一带,与2000多名日军周旋三昼夜,取得歼敌300余人、缴枪250余支、迫击炮4门、子弹数万发的辉煌战绩。

  在与日本侵略军的斗争中,党领导下的东满抗日游击队也得到日益壮大,到1933年10月,东满抗日游击队总人数已达到700余人,成为东满地区打击日军的主要武装。按照中共满州省委的指示,童长荣开始了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前身)的准备工作。

  1933年冬至1934年春,日军向东满抗日游击区发动了更加残酷的大“讨伐”,加强围剿东满游击队,采取拉网式搜山。童长荣拖着久病之躯,带着部分游击队员,在大、小汪清的深山密林里,与日伪“讨伐队”进行了多次战斗。1934年3月21日,身患重病的童长荣率领部队转移到汪清县十里坪庙沟一带时被日军尾随,情况十分危急。转移中,一颗子弹击中长荣腹部。汪清县委妇女部长、朝鲜族姑娘崔今淑奋不顾身,搀扶童长荣向不远处树林中转移,双双被日军密集的子弹射中,一起壮烈牺牲。

  童长荣牺牲不久,他亲自创建和指挥的东满游击队发展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为了怀念童长荣,将他的照片和事迹,陈列在哈尔滨的东北烈士纪念馆中。1998年8月,大连市委、市政府在大连英雄纪念公园为童长荣塑像,纪念他为争取民族解放而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2013年,吉林省汪清县委、县政府在东光镇庙沟村为童长荣烈士建成面积2500平方米的陵园。2014年,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童长荣名列其中。汪学华

稿件来源: 枞阳新闻周刊
编辑: 王长学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