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日军侵犯枞阳镇的罪行

时间:2015-08-14 14:58:31

  许复生曹忠亚

  (一)

  1938年6月10日夜,日军波田支队在日本海军护卫下,从芜湖出发、溯江西犯。11日,日军占领了大通,继向安庆进发,行至枞阳三江口时,波田即命令一只小汽艇载着二、三十个日本鬼子,从下枞阳大王庙登陆。有个眼尖的青年人看到鬼子从汽艇上下岸,惊慌地边跑边喊起来:“不好啦,鬼子上岸啦!”

  晴天霹雳!人们一下子慌乱起来,只要能走动路的,便收拾几件衣物,向郊外的山上或庄稼地里跑去。不能走的,眼看家要遭殃,不免饮泣吞声,在自家居住的地方找个隐蔽处躲藏起来。

  日军上岸后,如同杀人魔鬼,怪叫连声,个个荷枪实弹,横冲直撞,四处捉人。他们把捉来的十多个老百姓用麻绳捆绑起来,押到上枞阳亚细亚洋油栈,吊打鞭笞询问情况。老百姓被打得遍体鳞伤,鲜血直流,令人心酸。随后,日军又窜到孔城。第二天,他们又杀回枞阳,骚扰一番,不问百姓的死活,向安庆方向扬长而去。

  (二)

  日本侵略军来枞阳镇骚扰后,镇上纷传日军侵占南京后的暴行,令人不寒而栗,到处笼罩着恐怖气氛,人心惶惶,社会动荡不安,大家都有“日寇将要犯境”的不祥预感。为保安全,镇上除极少数步履维艰的老弱病残自愿留下看家外,其余的人均四散离家,到处奔波,避寇乱,当时称“跑反”。枞阳镇家境富有的商贾,携带家人远走抗日大后方——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也有的逃难到大别山地区。大多数贫民锁了家门,投亲靠友避居在离镇不太远的偏僻农村。

  不久,敌蹄践踏净土,古镇枞阳遭受日军涂炭,鬼子在镇上烧杀淫掠,抢劫财物。镇上的店铺、作坊全部被迫关门停业,长街空荡荡,深巷少行人。昔日热闹的市镇,顿时变得萧条死寂一片。

  值此国难当头,枞阳镇竟有极少数的莠民趁火打劫,夜间窜入商店、民宅,撬门、砸锁,恣意窃掠财物,大发“劫难财”。这些丧尽天良的人,百姓称之“扫地王”,遭人唾骂、痛恨;解放后,他们受到了人民政府的惩罚。

  (三)

  日军占领安庆后,经常派遣飞机轰炸枞阳镇一带。1938年8月,有一天上午八、九点钟时,日军四架轰炸机突然在枞阳镇的上空来回盘旋,用机枪密集地向人群中扫射,接着连续投下十多枚炸弹,有几枚炸弹落在河边陷入泥土中未爆炸(大的约有五百磅,小的约有二、三百磅),多枚炸弹爆炸,枞阳镇上街头随即是一片火海。一时只见本镇二甲街(今艮州、胜利街)河岸一带浓烟滚滚、火焰冲天,永茂米厂门楼、厂房被炸塌,居民丁姓住宅和附近的数十间房屋被炸毁,居民汪德当时怀抱女婴中弹而死;镇上中街方全盛书店被炸,店主身亡,书店被毁;还有许多贫民百姓倒在血泊之中。更惨的是居民金三尖子全家四人全部罹难,无一幸免,被炸的衣物成零星焦状的碎片,撒满一地,附近的树枝上还粘贴着模糊的血肉,挂着条条破布片和块块棉絮,当时的情景真叫人惨不忍睹,令人万分悲痛。

  1939年1月14日凌晨,驻守安庆的日军又派清水部队(小联队)150余人侵犯枞阳镇。先头部队50多人携带迫击炮两门,轻重机枪十余挺,沿广济圩进犯上枞阳。还有一部分鬼子乘汽艇顺江而下直驶下枞阳码头。他们用大炮轰击,用机枪扫射。又有数架敌机临枞阳镇上空投弹,并反复俯冲,用机枪射击。顷刻间,炸弹、炮弹、子弹激起地面上尘土飞扬,硝烟弥漫了大地,只见火光闪闪,房屋一排排倒塌,人们纷纷逃散,呼喊声、哭叫声撕心裂肺、惊心动魄。枞阳镇三甲正大街的钱义丰肉店被炸,除一人外出经商外,屋内的顾客和几名妇孺全被炸死。坐落在二甲河边的永茂米厂和夹夹庙巷尾的舒氏宗祠后进房屋,以及附近的民房全被炸塌,有20多名百姓遇难,倒在血泊之中,其中有商人、商贩、工人等,还有十几个人受伤,头部、面部、腿上、身上的鲜血往下直流,痛得在地上直打转。日本鬼子真是惨无人道,罪恶滔天。

  (四)

  日军飞机轰炸枞阳镇后第二天,即1939年1月15日,汉奸蔡某某、于某由安庆窜到枞阳,勾结当地伪职员,恬不知耻地说什么:“皇军到枞阳来,不要害怕,你们要诚心欢迎,共享太平日子。”当天下午,枞阳日伪维持会会长张某某,日伪桐城县枞阳区公所汤某某等人纠合一伙民族败类,扛起赶制的日本膏药旗,从上枞阳芦花渡过枞阳长河,步行到广济圩,在江边堤坝上卑躬屈膝地恭候日本鬼子。等了一会,日军部队来了(番号是志摩队,头目大禾田、指挥兼大队长有吉、副队长山田、小队长四中、翻译官小林)约170人。这一小撮民族败类,立正鞠躬,叫喊:“欢迎太君”。接着,用渡船把这群鬼子接过长河,到达枞阳镇上街头。日军总部设在下街头洋油栈(后改在陶公祠),分部分别设丰幕旗山、小憩亭、上码头等处。张某某等一头倒进日本鬼子的怀抱,主持招待,带着几个汉奸,趋前承后,曲意迎合敌人,活像断了脊梁骨的癞皮狗。

  这一小撮汉奸为虎作伥,带着日本鬼子在镇上到处搜查“中国兵”,几天工夫,几十名留城的无辜居民被捕,吊打、受刑、狗咬后,惨遭日军杀害。随后又到近郊七里头、黄泥岗、长河口、石叽头等地抢劫百姓财物,抢粮、拔菜、捉鸡、捉鸭,凌辱乡民,骚扰地方,弄得民不聊生。

  (五)

  日军盘踞枞阳镇后,大兴土木工程,修炮楼、建碉堡,拉铁丝网,到处抓拉民夫,强迫各保、甲派民工,每天约计二、三百人,搬运木材、砖瓦、挑水。在幕旗山、四望亭、白鹤峰、射蛟台等地修建防御工事。为修建碉堡肆意拆去了白鹤书院、育婴堂和建筑较好的私人住宅,甚至名胜古迹如“惜阴亭”、“关帝庙”等也在劫难逃。日军还在幕旗山碉堡旁,开挖深坑,建造狗屋,凡怀疑是“中国兵”的人都被抓到狗屋前,让狗扑咬,咬得半死不活时,便推进深坑活埋。凶恶的鬼子兵就这样残害中国人民。在监押民夫搬运树木、石料修工事时,惨无人道,不管天晴下雨,也不顾炎热寒冷,都要民夫干活,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还常遭辱骂和鞭挞。民夫不堪虐待和劳累之苦,怒对鬼子的枪口刀尖,多次奋起反抗,拼死搏斗;有的在路途中趁鬼子不注意,用石头砸鬼子;有的民夫几个人一道拿着铁锹、扁担向鬼子扑拼、搏杀;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民夫对日本鬼子地愤怒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日军为了防御抗日军民的突然袭击,除加强工程设施建设外,还在枞阳镇大街的东西两头出口处和下枞阳幕旗山麓一带,布满带有三角刺的铁丝网遮拦通道,网内为禁地,不准行人靠近。路口设有栅门,宽约两米,晨开暮关,多名日军(以后有伪军警配合)手持带刺刀的长枪,分立栅门口站岗,行人经此栅门出入,被迫交出“良民证”,接受岗哨搜身和检查携带的器物。来往过境的中青年妇女常遭日军猥亵侮辱。被检查、侮辱的行人,一旦流露出不满的情绪或答问盘查时神色慌张,口词嗫嚅,便立即遭到日军岗哨掌击面颊,或被拳打脚踢,轻则罚站、罚跪,重则被押送敌巢受刑。

  日军占领枞阳镇先后达六年零九个月(即1939年1月—1945年10月),在枞阳镇期间,实行残暴统治,肆意侵害和屠杀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激起了枞阳镇人民的英勇反抗。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编辑: 王长学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