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千年古镇—石溪(一)

时间:2016-12-05 08:46:01

  吴成立

  按:近来,笔者参加诗词中国《全唐诗》、《全宋词》校对工作,看到了有好几首唐诗、宋词是写我的家乡石溪及周边的山水和人文,引发了我对家乡历史的兴趣,于是就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对家乡的历史进行了梳理,供大家参考。

  “穿石穷幽径,寻源事已周。古今无异路,只此是谁修?”浮山雷公洞诗赞宋嘉佑六年石溪镇店主毛知遇捐善银修浮山各岩洞之间石路一事。

  石溪镇,素以江淮水路之命门,东西陆路交通之要塞,称东海梢,古称淮海。石溪历代是兵家必争之地,文人墨客汇集之所,又是商贾云集之镇。先秦属南鄛、舒国、楚、吴,秦汉时期属庐江郡、淮南国、阴安侯国、庐州、舒县,为扬州之域,三国属吴、魏,晋、南北朝属豫州、阴安县、齐安郡,隋唐到宋为淮南路、庐州、舒州、同安、枞阳、桐城,元属安庆路,明、清、民国时期属江南省、安徽省安庆府、桐城县,解放后属安庆地区(市)、桐庐、湖东、枞阳、铜陵市管辖。石溪镇在明、清时辖区范围是现在项铺镇、白湖乡、浮山镇、钱桥镇。

  1954年前,石溪镇在水路上至庐江、舒城、六安、合肥,下出袁子港到长江至大通、贵池、铜陵等地。其地为罗珦(昌)河、麻溪河、石溪河、竹节湖、白荡湖汇聚的重要码头和避风港。石溪河中往来大小船只如梭,避风港湾桅杆林立,鼎盛时期石溪通浮山华严寺有六条义渡(免费)。陆路是东乡通往桐城县城、枞阳镇的枢纽。镇上有八家徽商开铺,有钱庄、驿馆、酒肆、茶楼、油坊、挂面坊、豆腐坊、糖坊、糕饼坊、饭店、爆竹店,纸扎店、香火店、杂货店、药店、当铺、铁匠铺、米行、鱼行、柴行、肉案、大烟馆、土烟丝加工作坊和卷烟场所、牛皮具制件销售店,以及棉花加工厂,两家私塾,黄梅戏剧团一个,中医生5人,兽医师1人。建筑上有孝子牌坊一座、贞洁牌坊六座、字纸炉、戏楼、龙王庙、药王庙、梅树庵、放生庵。此外镇上还设有邮政局,并有军队驻防,街口筑有驻军碉楼,碉楼下面是杀人场,楼下设有栅门。每逢节日,人群从四面八方涌来,挤过栅门,流向中心街道,只见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是时,各店口、茶馆、作坊都忙得不可开交,商业十分繁荣。

  石溪镇,是在公元479年南齐阴安县灭亡以后形成的,南朝、隋、唐、宋时期称之为齐安之地,石溪镇地形象乌龟一样,渡口在乌龟头,有二块巨大赤石,石溪之名是因赤石而名,从浮山到许家潭这段河流叫石溪河。宋朝设舒州石溪务,为舒州十九务之一,楊茂盛曾当监税官,统辖东南二乡。元、明、清、民国均设税务。明初属清净乡白杨里,故有“白杨古镇”之称;为安庆府名镇之一,军事上明朝归六百丈巡司、清朝归桐城县硖北关巡检司管辖,民国30年(1941年)为桐东办事处(办公地在孙家畈)之石溪镇;1949年为桐庐县白石乡;1950年为湖东县白云区石溪乡;1957年石溪乡撤销,属白石乡;1958年10月撤区建社,属灯塔人民公社;1963年,灯塔人民公社分成6小社,石溪属白石公社石溪大队;1984年4月,公社改称乡(镇),石溪属白石乡石溪村;1992年底石溪属项铺镇石溪村。

  明朝进士、翰林院编修吴应宾晚年隐居浮山,他在《答三龙居士》诗中写道:“挂月担风淮海过,偶逢知己道情多。人贪爱染投尘网,尔解心空出世波。竹苑共谈黄叶偈,松间聊赋紫芝歌。个中悟得真消息,成圣成凡总是他。”(《浮山法句》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参学优婆塞邑人吴应宾撰)。(内容未经审核,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湖东县石溪乡居民吴锡青土地证

浮山隐贤岩石刻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王长学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